第168部分 (第4/4頁)
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量一直保持在前四位的Wolf、Storz、 Aesculap、Rudolf這四家公司。
這四家一直在行業內被稱為德國外科的四大品牌,其中兩家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另外兩家還沒有,這也是為何高主任要率隊奔赴這裡的原因。
在參觀這些公司時,芳華首先感慨的是那些德國製造的不鏽鋼、鈦鋼的手術器械果然是質量可靠、效能優良。
雖然這些器械表面上看,和國產的東西沒什麼差別似的。
但是芳華拿在手裡,就發現沉甸甸的,說明鋼質很好;觸感也很舒服,操作開合時沒有生澀感,說明做工精細,總之是不需要儀器的檢測都可以明顯感到比國產貨強多了。
國內和國外在醫療水平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自然也包括醫療器械製造方面。尤其是八十年代後,別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可這產品質量卻直線下滑,還比不上七十年代特殊時期的產品。
芳華就聽說過幾次了——外科醫生在手術檯上用著國產貨,稍一用力導致手術鉗斷裂的事情,斷針的事情芳華自己都碰見過。
這樣的東西,誰敢再用啊?所以,國內有財力的大醫院基本逐漸淘汰國貨了,實在是傷不起啊。
除了產品質量外,芳華還被這些公司的現代化和自動化管理水平給刺激了。
就說她參觀的某家公司吧,還只是一家中等的公司,本是由14家生產商合併而來,有14家廠房,但是這家公司總共只有不超過400人。在一間間偌大的廠房裡,只看到流水線作業,而看不到幾個工人的人影,公司員工中絕大多數都是科研技術人員。
這才是所謂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吧,真是和國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愧是發達國家啊
而且像這樣富於競爭力的公司在這裡就有幾百家啊發達國家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所以,中國人實在不該為二十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就沾沾自喜了,這條發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