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聖賢之君,身邊應該聚集賢臣而不是女色。此事傳入太后的耳朵,王政君當即誇讚:“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於是,“班妾辭輦”成為後宮嬪妃的德行楷模。
蕭繹頌揚班婕妤,認為她並不在乎趙飛燕爭寵,“何言飛燕寵,青苔生玉墀。”詩人借問“誰知向輦愛”,應答“遂作裂紈詩”,把班婕妤受寵與悲秋的心理反差,躍然於紙上。從而點明主題,為班婕妤憤然不平。最終二句,他肯定了班婕妤的明哲保身,“以茲自傷苦,終無長信悲”,因而,沒有在後宮中遭遇到不得善終的悲劇。
梁元帝蕭繹(公元508—554年),字世誠,梁武帝的第七子。天監七年八月出生,7歲封為湘東郡王,18歲持節都督六州諸軍事,歷任丹陽尹、江州刺史、鎮西將軍、荊州刺史。梁武帝薨時,他為侍中、司徒、都督中外諸軍事,鎮守荊州,移檄遠近,舉兵###竊國之賊侯景。大寶三年(552)三月,王僧辯率巴、定、宣、郴州諸路大軍與陳霸先的甲士三萬、舟艦兩千在白茅灣會師,圍剿剛剛竊得帝位不久的侯景,結束了長達四年的南梁“侯景之亂”。十一月,湘東王蕭繹在江陵稱帝,建元承聖,史稱梁元帝。
然而,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當時也在蜀地稱帝,改號天正。於是,蕭繹出兵與八弟蕭紀交戰,給西魏有了可乘之機。承聖二年(553)八月,蕭紀敗亡,成都守將投降西魏。次年十一月,西魏宇文泰舉兵突襲江陵,蕭繹正和群臣在大殿上講研《老子》,大家皆半信半疑,下令戒嚴。不久得報,似乎沒見西魏有動靜。於是皇帝和大臣又重聚朝堂,又開始研習《道德經》,群臣皆身穿鎧甲上課,也算是朝中一大奇觀。不久,梁軍兵敗江陵,蕭繹被西魏俘獲,最終也與簡文帝蕭綱一樣,被人用大土袋活活壓死,時年47歲。
蕭繹天生眇一目,卻能書善畫,擅長作文,軍政詔書,揮筆而就,有人將他歸為南朝畫家。據史載:梁元帝蕭繹善繪佛象、鹿鶴及景物寫生,還善畫外國人物形象,在任荊州刺史其間,繪有《蕃客入朝圖》,精心描繪了梁代25位朝覲中國皇帝的列國使臣形象。此畫現已殘損,僅存12位,皆在人物身後以楷書榜題,疏注國名及其山川、風俗、歷史與歷代交往的情況、納貢物品等。列國使臣有來自滑國、波斯、百濟、龜茲、倭國、狼牙修、鄧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題和末國等,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此外,蕭繹還提倡“立身須謹慎,為文須放蕩”,寫了大量“宮體詩”,專門描寫女性的體香輕汗、翠眉怨黛、纖腰玉手以及輕幃羅帳、繡被錦衾等,挑逗、暗示、玩味、意淫的色彩很濃。這無疑與南朝那種輕靡冶豔的社會現象、宮廷風氣,息息相關。
附記:中國文化的一場浩劫
梁承聖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梁元帝蕭繹被西魏大軍圍困於江陵,他一面委派兩位侄子出城向魏軍主帥於謹求和,一邊退守東閣竹殿,下令中書舍人高善寶盡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然後,他心欲赴火自盡,卻被宮人一起上前止之。臨死燒書,梁元帝乃古今亡國之君第一人。悲懼之餘,蕭繹以劍砍柱,大叫“文武之道,今夜盡矣!”
當年,活字印刷術尚未發明,蕭繹所焚燬的,一部分是他的一生珍藏,另一部分則是王僧辯從京邑建康運來的皇室精品,皆是手抄書卷。被他付之一炬,後世視之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場浩劫。
11、《春思》
梁·蕭子云
春風蕩羅帳,餘花落鏡奩。
池荷正卷葉,庭柳復垂簷。
竹柏君自改,團扇妾方嫌。
誰能憐故素,終為泣新縑。
這是一首嘆春惜春、喻扇喻情的樂府詩。
在南朝齊、梁時代,蕭子云的詩,比較清淺明麗,流露性情。此詩前四句,寫得十分隨心所欲,卻把女人春思的環景描繪得非常到位:春風盪漾入深閨,春花飄飛落妝臺;池荷才露尖尖角,楊柳已綠垂窗簷。接下來,詩人直奔主題:竹柏異心君自改,團扇入秋妾方嫌。誰能春思憐故素,終為班姬泣新縑。憐故素,泣新縑,詩雖終而言未盡!
竹柏:西漢東方朔言:“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東漢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達也;柏心實,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達道德,而君閉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異心也。”南梁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借用此語:“張衡通贍,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則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而皆寶也。”
素:小篆字形,上“垂”下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