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目錄和代前言
目 錄
1,代前言:談寫作
2,紆轡人生
3; 小朋友
4,中學生年代(一)
5,中學生年代(二)
6,中學英語教師
7,阿爾巴尼亞雜誌的徵文比賽
8,往事篇:一組書信
9,往事篇(二):幾個沒有結果的故事
10,勞改隊
11,大串聯
12,自己積欑的知識優於學來的
13,難忘的魚翅
14,學歷
15,職稱
16,多彩的外貿工作
17,一個世紀的哲學,另一個的常識
18,耳順之年
19,談管理
20,當官有癮
21,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22,電視歷史劇觀感
23,中國影視界一瞥
24,小病有感
25,耳順之年半於一生
代前言——談 寫 作
題目出得有些大了,不是一個像我這樣的門外漢可以寫的。作家寫文章當然是寫作,小學生寫作文不也是練習寫作?不過,這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層次不同,天壤之別。這樣,同一個詞,不同的人使用,意義就大不相同。
我的原意是,人老了,也想寫點什麼留下來,於己也算是有了個交待,不枉過這一生一世;可是一拿起筆來,似乎是無話可說,無處可寫,躊躇半天一無所獲,拈斷多少根髭鬚,白紙上也寫不出幾個大字來。輟筆數十載,疏懶慣了,思路就阻塞不暢;即便寫點東西,也像是擠牙膏一樣,不順暢,思想生鏽了。
俗話說:業精於勤而荒於嬉。文革以來,已過去近40年,雖然學習也從未中斷過,但“學而不思則罔”,因此,收效甚微,事倍功半,進步很慢。現在已屆耳順之年,“寓形宇內復幾時”?頗有了些緊迫感,不時逼迫自己坐下來擠點牙膏,試試筆;“思而不學則殆”,也不斷地看書給自己“充電”。實踐中,深感“思”的不可思議的無窮妙處!苦思冥想,在有厚實的“學”的基底上是可以妙筆生花的。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孤獨而不寂寞的境界吧!只可惜自己年紀大了,老眼昏花,已不敢熬夜地“思”,怕擾亂了正常的生活,影響已經不足的睡眠質量,充其量只是在白天工作的閒暇孤獨地思一“思”。“思”、執著地“思”,有些過去如煙的往事,也會慢慢地理出個頭緒來,而且日漸清晰;這樣許多原本想不起來,也不去想的事情,就又重新活躍在腦海裡了,思路清晰,筆也就流暢了。說不上“下筆如有神”,到可以說言之有物了。這不禁使我想起了40多年前看過的一篇介紹以前西藏###喇嘛、班禪喇嘛伴讀靈童的培養過程的文章:小靈童入選後,首先,要在骨骼尚未變硬的頭頂天靈蓋上鑽一個小眼,以保證“天人感應”的通道順暢。據說,以後的“冥想”還真是特靈驗。我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否有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也不知現在是否還時行這一做法。話有些走題了,就此煞住。不過對於“思”的妙用,我還真是信服了:大文豪巴爾扎克寫出了人間喜劇,如此浩如煙海的鴻篇鉅製,不都是靠的徹夜不眠的“思”!多的不說,哪怕就是一個小文人,也少不了許多無眠之夜,文思翩翩的夜!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我們都只不過是來到世上的過客,或遲或早,也會是一抔黃土掩風流,土裡來土裡去。這倒是絕對人人平等的,最終都是一樣的進墳墓,同樣的結局。不同的只是這個旅程,即現在時行說的“過程”。我現在想做好的,就是把我自己已經結束了的、和尚在進行中的、以及還將繼續下去的“過程”回顧或展望一下,做個總結。要寫的東西和事情肯定很多,關乎自己的事肯定都是些瑣碎的小事情,關乎社會的大事情我只能是一個不甚知情的過來人。這樣到方便多了,可以隨便寫,從瑣事寫起,想到那裡寫那裡,沒有了約束和框框,無拘無束,信筆沓來,“人情練達即文章”,不求好,但求能夠寫得下去。人的一生,芸芸眾生的生平,在世人眼中總是波浪不驚、平淡無奇的居多;不過,對自己而言,可能也還是會有些值得回味的篇章和段落,畢竟,這就是他的全部,一生一世的全部。
人的一生,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糖,缺一不可,瑣碎麻煩;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揮之不去,舍之彌來;一日三餐,雷打不動,夙興夜寐,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