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久之,天津首富就非吳家莫屬。吳調卿在天津達文坡路(現建設路)建起了規模宏大的私宅,世稱吳家大院。他的大兒子吳頌平則在天津昆明路117號建造了更為洋派的花園別墅(現為天津花園飯店)。到吳調卿1927年去世的時候,他名下遺產還有500萬元。那年他的孫女吳靖(原名吳佩琳),正在讀高一。
三歲來到上海外婆家
吳靖的祖父一輩子與洋人打交道,深知洋學堂的重要,把兒子一個個都送出國留學。唯獨吳靖的父親吳熙元(號吉臣,排行老三)沒有出國,一生都在天津,打理吳家的產業天津硝皮廠。據說是因為他19歲結婚後,一年生一個孩子,共生了九個孩子(還不算中間夭折的)。孩子多,奶媽、傭人就更多,拉拉雜雜一大群人,要出國,實在帶不動這麼龐大的家眷隊伍,乾脆就不出國了,就守著家業過也覺得不錯。
吳靖的父親掌管的這個天津硝皮廠,表面看來是個民間制皮企業,其實是個跟官府有密切聯絡的行當。北方天冷,皮貨本來銷量就大,加上那時軍隊也有穿皮軍裝的,尤其是騎兵,馬靴馬鞍都是皮質的,吳家的生意就只愁做不完了。所以這家工廠在1898年創辦的時候,資本就達萬元,機器均購自英國,技師也是聘請的英國人,常年僱傭工人五六百人,活兒忙的時候工人達一千餘人。產品的銷路,最初大部分是供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所需軍裝,後來到了宣統初年(1909年),清廷禁衛軍的軍裝也由該廠包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個廠還向英、俄兩國提供炮車套、馬鞍、馬靴等軍需產品。所以吳靖的父親吳熙元,在北方是一個挺風光的實力派。
吳靖的母親是李鴻章另一個重要幕僚嚴筱舫(名信厚,1838-1906)的大女兒,名嚴淑英。嚴筱舫同治初年在上海時就加入了李鴻章幕府,後來由李鴻章派到天津掌管長蘆鹽務,由此發家。他在上海和天津都幹過很多事業,尤其為人稱道的是出任上海第一任總商會會長,還擔任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首任董事長。他總共有三個孩子,一男二女,兒子就是後來繼承、掌管了源豐潤官銀號的嚴子均(即嚴義彬,上海名媛嚴彩韻、嚴蓮韻、嚴幼韻的父親);大女兒就是吳靖的母親嚴淑英;小女兒嚴毓珊,後來嫁給海鹽官宦之後朱培卿。
吳靖出生在天津吳家大院(1910年),兄弟姐妹共九人,那時雖然她的祖父已經從滙豐銀行買辦的職位上退休,而她父親吳熙元的生意還很紅火,辛亥革命對這個鐘鳴鼎食之家並無大礙,因為北洋政府裡基本還是清廷舊僚的天下,他們與吳家不是親戚就是朋友。
當時她的外公嚴筱舫已經過世,她外婆仍住在上海虹口的大宅院裡,因為身邊沒有小孩子,很寂寞,很想要一個孩子來做做伴兒。正好吳熙元、嚴淑英夫婦有一群孩子,正為孩子太多煩得要死,夫妻倆為管孩子還常鬧點矛盾,能送走一個正求之不得。揀來揀去,就把老二吳靖送去了。一來因為吳靖最老實聽話,不會給老人惹麻煩;同時還因為,老大是第一個孩子,父母寶貝的,不肯送走的,其他的年齡還太小……而吳靖當時已經三歲了,不大不小,所以似乎是命中註定的,她應當到外婆家去。
於是,三歲的吳靖來到上海外婆家,住在虹口的塘沽路(那時叫文監師路)的一條大弄堂裡。那弄堂只住了三戶人家,數嚴家的房子最大,有前廳後廳,前院後院,有專門祭祖的廳堂,也有專門給孩子們玩的地方……吳靖在外婆家過得很開心,因為表哥表姐們都已長大了,有的已經成了家,家中多年沒見小毛頭了,突然來了一個漂亮的小妹妹,大家都拿她當寶貝,要什麼給什麼,樣樣都很自在。她到上海後的第二年,大表哥嚴智多家生了一個小妹妹,叫嚴仁美,從此她跟這個比她只小三歲的外甥女,成了最要好的童年夥伴,她們整天在外婆身邊轉來轉去,是老外婆的心頭肉。
清華大學的第一屆女生
到她稍稍懂事的時候,外婆為她請來了家庭教師,教她認字寫字。七歲的時候進入一個教會辦的啟秀小學唸書(當年位於橫浜橋,校長是嚴仁美后母的姑姑)。到了她13歲要上中學的時候,因為嚴重的關節炎,母親從天津趕來,把她帶回天津家,入讀天津中西女中(Keen Sehool),人們覺得北方氣候乾燥,可能對治療關節炎有好處。
離開父母整整十年了,天津家中的一切都讓她感到陌生,她覺得在家裡自己就像個客人,很拘束,不像在上海那樣自由自在,無所顧忌,況且有的姐妹還生性霸道,她只好處處忍讓,這就使她非常思念外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