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有戲言,王命委草莽。”
HB萬曆四十四年,給事中熊明遇疏:“內庫太實,外庫
⑧
太虛。”(以上至HB各奏疏中的文字散見《明史》或
《明通鑑》。)
二
就在這時候,滿清開始崛起。萬曆四十五年,努爾哈赤
以七大恨告天,發兵攻明,次年攻佔遼東重鎮撫順。明兵大
敗,總兵官張承蔭戰死,萬餘兵將全軍覆沒,舉朝震駭。
四十七年,遼東經略楊鎬率明軍十八萬,葉赫(滿清的
世仇)兵二萬,朝鮮(中國的屬國)兵二萬,兵分四路,大
舉攻清。清兵八旗兵約六萬人,集中兵力,專攻西路一路。西
路軍的總兵官杜松是明軍的勇將,平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
脫去衣衫,將滿身的累累刀槍瘢痕向人誇示。出兵之時,他
脫去上身衣衫,在城中游街,百姓鼓掌喝彩。
西路這一仗,稱為“薩爾滸之役”,明軍有火器鋼炮,軍
火銳利得多。但杜松有勇無謀,他是統兵六萬的兵團司令,卻
打了赤膊,露出全身傷疤,一馬當先的衝鋒。大概他是《三
國演義》的讀者,很羨慕“虎痴”許褚的勇猛。在“許褚裸
衣鬥馬超”這回書中,描寫許褚“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
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果然威風得緊。但不知
他記不記得許褚這場狠鬥,結果是“操兵大亂,許褚背中兩
箭”?有趣的是,小說的評註者評道:“誰叫汝赤膊?”
明清兩軍列陣交鋒之時,突然天昏地暗,數尺之外就甚
麼也瞧不見了。杜松又犯了一個大錯誤,下令眾軍點起火把。
這一來,明軍在光而清軍在暗,明軍照亮了自身,成為清兵
的箭靶子。努爾哈赤統兵六旗作主力猛攻,他兒子代善和皇
太極各統一旗在右翼側攻。結果杜松的遭遇比許褚慘得多,身
中十八箭而死,當真是“誰叫汝赤膊?”總兵官陣亡,明軍大
亂,六萬兵全軍覆沒。
努爾哈赤採取了“集中主力,各個擊破”的正確戰略,一
個戰役、一個戰役的分開來打。明軍北路總兵官馬林、東路
總兵官劉絍都大敗陣亡,朝鮮都元帥率眾降清。
劉絍是當時明朝第一大驍將,打過緬甸、倭寇,曾率兵
援助朝鮮對抗日本入侵,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他所用
的鑌鐵刀重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為“劉大
刀”。他的大刀比關羽的八十一斤青龍偃月刀還重了三十九
斤。據說他能單手舉起一張擺滿了酒菜碗筷的柏木八仙桌,在
大廳中繞行三圈。連杜松、劉絍這樣的驍將都被清兵打死,明
軍將士心理上受到的打擊自然沉重之極,提到滿清“辮子
兵”時不免談虎色變。
這場大戰是明清兩朝興亡的大關鍵,而勝敗的關鍵在於:
第一、明方的主帥楊鎬是文官,完全不懂軍事。第二、明朝
政事腐敗已達極點,連帶的軍政也廢弛不堪,軍隊久無訓練,
①
完全沒有必要的軍事準備。
楊鎬全軍覆沒,朝廷派熊廷弼去守遼東。
萬曆四十六年七月,熊廷弼剛出山海關,鐵嶺已經失陷,
瀋陽及附近諸城堡的軍民紛紛逃竄。熊廷弼兼程進入遼陽。經
過神宗數十年來的百事不理,軍隊紀律蕩然,士無鬥志,騎
兵故意將馬匹弄死,以避免出戰,只要聽到敵軍來攻,滿營
②
兵卒就一鬨而散。熊廷弼面臨的局面實在困難已極。軍餉本
③
已十分微薄,但皇帝還是拚命拖欠,不肯發餉。
神宗見邊關上追餉越迫越急,知道挨不下去了,可是始
終不肯掏自己腰包,結果想出了一個對策:再加田賦百分之
二。連同以前兩次,已共加百分之九,然而向百姓多徵的田
賦,未必就拿來發軍餉,皇帝的基本興趣是將銀子藏之於內
庫。
邊界上的警報不斷傳來,群臣日日請求皇帝臨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