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煥的罪名與評語竟是“暮氣”兩字,恐怕大喜之餘,卻也
不免愕然良久吧?袁崇煥這樣的人竟算“暮氣沉沉”,卻不知
誰才是“朝氣蓬勃”?
袁崇煥離開寧遠時,心中感慨萬千,可想而知。那時他
還只四十歲左右,方當壯盛的英年,正是要大展抱負的時候。
立了大功反而被迫退休,他的部屬將士既感詫異,更是忿忿
不平。他寫了一首詩給一個部將,詩中說:我們慷慨同仇,間
關百戰,功勞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但我的苦心,卻只有
後人知道了。建功立業固然很好,回家休養也是不錯。對於
③
我的去留,大家不必感到不平罷。這首詩顯得很有氣度。
不過他對於天啟皇帝,還是十分感激的。他本來是一個
七品知縣,自天啟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間,幾
乎年年升官,中間還跳級,直升到“巡撫遼東、兵部右侍郎、
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實在算是飛黃騰達。他自覺升官太快,
曾上疏辭謝。他說在諸同年中,官職最高之人和他也差著好
幾級,為了要做部屬武將的榜樣,請皇帝收回升賞的成命。皇
帝批覆說:你接連三次謙辭,品德很好,但你功勞大,升官
④
是應該的。
他在回廣東故鄉途中,經過大庾嶺時寫了一首詩,感念
⑤
天啟對他的知遇之恩。他心中明白,天啟是個昏君,可是對
待自己實在很好。
他到了廣州,去光孝寺遊覽,踏足佛地,不禁想到生平
⑥
殺人甚多,和環境大不調和,然而那也只是感到不調和而
已。英雄豪傑,一往無悔,卻也無須對菩薩低頭,不必對殺
了該殺之人有甚麼遺憾。
①袁崇煥的奏章中說:“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
與奴合馬交鋒,即臣去年,亦自城上而下攻。自今
始一刀一槍,下而拚命,不顧夷之兇狠剽悍。臣復
憑堞大呼,分路進追。諸軍忿恨,誓一戰以挫此賊。
此皆將軍滿桂之功居多。”
②馬耳丁的《韃靼戰記》中大吹葡萄牙傳教的功勞,又
說:“上帝對於信仰基督教的皇帝必予福佑,所以中
國皇帝對韃靼人(指滿清)作戰大勝。”其實天啟皇
帝信仰的是魯班先師,並沒有信仰基督教的上帝。
據馮承鈞譯、沙不列撰:《明末奉使羅馬教廷耶
穌會士卜彌格傳》:崇禎三年,澳門葡人隊長率士卒
四百、大炮十尊入境效力。廣州鉅商恐失壟斷中西
貿易之利,厚賂朝臣,加以阻撓。後葡軍隊長公沙
的西勞陣亡於登萊。《碧血劍》小說略取其意。
③袁崇煥《南還別陳翼所總戎》:“慷慨同仇日,間關
百戰時,功高明主眷,心苦後人知。麋鹿還山便,麒
麟繪閣宜。去留都莫訝,秋草正離離。”其中“功高
明主眷”這一句,不免含有苦澀的意味。天啟決不
是明主,天下皆知,自己功高如此,結果卻得了這
樣的“眷”,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
④袁崇煥《天啟六年六月初十日謝升蔭疏》中說:“且
武人奔競,少豎立便欲厚遷,稍不合輒思激去,要
挾朝廷,開釁同類,今邊疆始終不得一人之用,臣
最疾之。臣今日不自處於恬,何以消諸將之競?況
臣原無富貴之心,又皇上所鑑也。”對這個辭賞的奏
章,朝廷的批答是:“奉聖旨:袁崇煥存城功高,加
恩示酬,原不為過;乃三疏控辭,愈徵克讓。還著
遵旨祇承。該部知道。”
⑤袁崇煥《歸庾嶺》:“功名勞十載,心跡漸依違。忍
說還山是?難言出塞非。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
數卷封章外,渾然舊日歸。”
⑥袁崇煥《遇訶林寺口占》:“四十年來過半身,望中
祇樹隔紅塵。如今著足空王地,多了從前學殺人。”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