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待遇不滿?
五隻死敵累的不行,氣喘如牛,連身上那些紋路都黯淡下去。只是躲避的話,不該這麼累,但加上疑惑和恐懼就完全不同了——幸好人類看不出它們的“臉色”,也聽不到它們“交談”。
“那個……這麼多隻,”菲斯特笑眯眯地問:“分我一隻如何?”
“一邊玩去!”湯森面色嚴肅:“枯葉球跟女人一樣,不借不送。”
“不給就算了,這麼嚴肅幹嘛?”菲斯特吃癟沒啥,但他不能接受這個態度。跟問人借錢一樣,你不借也要和顏悅色,不然就結仇了。
“不是對你。”湯森搖搖頭:“我知道死敵的防禦是什麼了。”
“快說!”菲斯特很懷疑。其實他打算不依不饒,先敲詐到枯葉球過來再說。
湯森沉吟,似乎在組織語言。
十六次反射的迴圈,就是湯森思索的過程。身為枯葉球的主人,他最有可能發現枯葉的異常,並由此產生新的疑問,找到答案的話真相就差不多了。
首先湯森知道,綠光不是被反射回去的,因為枯葉的防護罩不是鏡子。
把迴圈拆開比對,就能發現枯葉是兩片一組,分別“截斷”和“射出”綠光,兩片枯葉之間距離不等,但沒有出現過綠光——基於反射原理,綠光會從第一面鏡子射到第二面鏡子。但兩片枯葉之間,看不到綠光,去哪了?
湯森決定找它出來!
再次分解綠光的迴圈。
理論上綠光跟枯葉有關的步驟三個:射進枯葉罩,掉頭,然後從第二片枯葉的罩子上射出。前後兩個階段湯森看見了,中間“調頭”的階段沒看見。
看不見綠光“調頭”,只是說明綠光在“調頭”步驟失蹤。失蹤不等於沒有,因為前後步驟都擺在眼前,既然有起因和結果步驟存在,邏輯就會跳出來說:“中間的變化步驟肯定存在!”
因為調頭或者其他變化,綠光才能回到現場——之所以看不見,也許是大家眼睛有問題。但也有可能,綠光的變化步驟是在其他地方、甚至在其他空間完成的。
關鍵詞找到了——“空間”!
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