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沫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望香山其實不能算是一座山,和香山相比,只能算是一座山丘,這座小山只高百十米,之所以叫做望香山,也是因為和香山隔著一條燕江的支流,一個望字,可看出望香山方圓百里的鄉民們對香山的憧憬嚮往之情。
香山楓葉景色雅緻,又有鼎鼎大名的相國寺坐落在這座幽靜秀美的山中,使得香山雖深幽,卻煙火氣息很濃,香客遊人不絕。
望香山只有山野樵夫砍柴和一些赤腳郎中採藥才會去的地方。
又因為隔著燕江的支流香河,雖也有扁舟小船,終究來往不便,望香山附近的村落百姓雖也是在燕京腳下,卻是很少進城。
引泉現在留著美髯,面容文雅,儼然是一位儒商的模樣。
他現在總管著孟言茉所有的產業,三家京城鋪子,和西北大同的田莊,還有麗州和千州的兩處莊子。
可謂每天都忙得腳不停下。
從太子那裡得來賣糧的銀子二十萬兩,其實以他們那麼多的糧食何止是二十萬兩,若是普通人,怕是本錢都賠沒了。
他們的糧食最少在這個受災的年月賣的好也值得百萬兩的。
小姐給他的指示,讓他只收太子這麼多。
他也明白太子如今缺銀子,也是為了給太子示好,以後他們的生意也算是穩定,無人敢欺了。
也只有小姐有秘法,又是在西北那樣貧瘠的地方,換個商家,拼著得罪太子也不敢這麼做生意的。
引泉隱約知道小姐對太子似乎並不看好,也不看重,不明白為什麼要賣太子這麼大一個人情。
把西北佃農們的生活保障的銀子糧食發放後,這奔波了一年,來來回回,也就淨賺五萬兩的銀子。
引泉不是貪心,他知道做生意一年賺五萬兩,很是不少了,可是他不由的想,如果沒有給西北軍的打點,沒有給太子的孝敬。
就這樣公平的算下來,小姐這一次就能把幾輩子的嫁妝掙出來了。
再加上織雲三家鋪子這大半年來賺來的十萬兩銀子。引泉拿著十五萬兩銀子,奔赴望香山下的望香縣。
他不知道小姐為什麼會有這種突然的想法,居然讓他買山!
就如前兩年讓他賣嫁妝買莊子時,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望香山雖然不大,可也是一座山啊,他不知道這十五萬兩的銀子夠不夠。
來到望香山腳下,在一座茶寮處歇腳。
引泉帶著兩名長隨,是他從西北戰場上退下的武夫。
引泉武功沒有伴鶴那麼高,眼力還是有的,這兩人對付一般的強盜村匪綽綽有餘了。
不到必要時候,他這位尹姓商人還會武功,也不好解釋。
免得給小姐招麻煩。
“老丈,這山看起來很是秀美啊,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遊人一定很多吧?”
引泉先跟當地人打聽打聽這山,也好到當地衙門時好開價。
“客官是外地人吧,聽著是江南的口音”。
茶寮的老丈也是見識過五湖四海的人。
“老丈好見識,我是從江南來的,江南的山多是幽靜,想不到這北方京裡的山也有這般景色,也是有趣”。
“什麼好景色,客官要是見識過香山,就不會再看的上這座小山丘了。喏,客官要是去香山還要趕早,那邊有渡口,我們這裡小地方,每天就一扁舟過河”。
茶寮老丈指了指不遠處的河渡口。
“先生一看就是文雅之人,這小山哪裡有什麼遊客,就是打柴的都嫌這座山乾柴少。聽說官府裡為了增加政績,還打算把山上的樹都給刨了,開山種地呢”。
“不過官府也就是瞎想,小老兒家裡的良田都僱不起人種,誰還會去這窮山貧地裡去開荒呢。種不種出糧食都是兩說呢”。
“以前聽族裡的老人說我們家還是從香河那邊過來的,哎,祖宗們就是沒有耐性,要是小老兒還在那香山腳下,這也不至於開個茶寮都供應不起家裡的開支了”。
老丈喋喋不休的說著,想是這裡的客人一天也沒有幾個,難得碰上一個外地來客,客人們打聽事情,說的詳細了,也許會有賞錢。
又加上心裡早就對這望香山不滿了,想著要是這望香山也如對面的香山一樣,有個名剎在這鎮著,他們這茶寮的生意還不紅火的像正月?
引泉喝了口苦澀的茶水,默默的把茶末嚥下去。
笑一笑道:“這望香山就沒有什麼特產山貨?”
“香山的大名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