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沫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鹽賦,全都用於大皇子擴充軍隊實力了,
所以在查到巫蠱案是大皇子所為後,聖上直接處死了皇長子,因為大皇子那時在東南的軍隊數量已經威脅到聖上了。
孟言茉記得永熙二十六年的時候,大伯父的官位一躍,加四級,為一品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江南巡鹽御史。
後來太子復立後,長祖父加官進爵,官至超品,孟家一時間成為朝野第一大權臣,
在永熙二十六年,太子復立,皇長子處斬前夕,孟言茉清楚的記得,當時揚州孟府有幾天如臨大敵,闔府規矩嚴森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後來才聽說有貴人駕臨。
貴人?是太子?抑或者是讓人猜不透的睿親王?
孟家把所有的家業都押在了太子一系的身上,孟言茉雖在閨中也聽說七皇子睿親王和太子感情很好,
睿親王和太子同為皇后所生,傳聞睿親王極其聰明,半歲能言,兩歲能書,三歲能做辭藻華麗的文章,
週歲時就被聖上封為親王爵位,賜封號為“睿”,而其他皇子最後也只有立有顯赫軍功的皇長子在三十歲時才被封為親王。
孟言茉額頭上的汗珠一粒一粒的滲出來,她閉著眼,秀氣若煙的眉峰微微皺著,她覺得腦海裡所有的事情就要連在一塊,一行文字一閃而過,
她知道那是她臨死前,眼珠裡最後看到的,
風颳起地上掉落的傳記,繡有精緻九爪金龍的金黃色龍靴踢了踢自己的頭,她的眼珠盯在那一行文字上,漸漸的失去了意識。
是什麼?
是什麼讓原來最得太子信任也是太子最重要臂膀的睿親王,成了弒兄殺父登上帝王之位的明英帝做出這種倒行逆施的事來?
紫蘇看著小姐痛苦的樣子,很想勸一句,小姐,你不要關心外面怎麼樣了吧,有孟家在,沒人敢把您怎麼樣的。
可是,她說不出,她知道小姐是有主意的人,不喜歡別人干涉。
引泉和伴鶴還沒有從小姐剛剛那淡然卻帶著肯定的語氣裡回過神。兩人還是吃驚異常的看著小姐。
伴鶴心中驚濤駭浪,不用裝,也是憨傻的瞪著一雙牛眼,他從東廠那邊千辛萬苦得來的訊息,在小姐這就輕飄飄的一句問話,
引泉則是複雜萬分,若是當年貴妃娘娘有小姐如今的一半心智,今天的皇后還不一定是誰呢,
他們兩人沒有注意到小姐不正常的臉色。
太祖遺訓:立嫡後立長,無嫡無長才立賢。既為嫡又為長,天命所歸矣。
電光火石間,孟言茉腦海裡想起《武帝紀事》開篇時,武帝親書的一行文字。
原來如此嗎?
這就是大明皇室明家傳位的準則。
這就不怪賢妃娘娘費盡心思也不能讓皇后生下嫡長,自己生下皇長子就有了一爭的資格。
兄弟相殘,因為同為嫡子,即使太子是儲君之位,可是睿親王實在是太優秀,太耀眼,
說是天縱英才都不為過。
那時候,孟言茉記得自己的堂姐好幾個都想著以長祖父在太子面前的重用,孟家女兒嫁入睿親王府,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孟言雪,孟言晴,孟言惜都因為睿親王有過口角,還有長祖父家的堂姐。
孟言茉整天不出屋養病,都能聽到這種傳言,可見當時鬧得很不可開交。
那麼,太子和睿親王是誰先動手的呢?
壓下心中的疑惑。孟言茉知道她要拉著孟家這艘大船靠向睿親王,也許才能擺脫被抄家滅族的命運。
皮之不在,毛將焉附?不管孟言茉如何不喜歡孟家,她都是姓孟的,孟家顯赫時,她能勉強跟著享受榮華富貴,
孟家滅族,她休想獨善其身。
前世,太子和睿親王似乎是從太子復立後,才有了嫌隙,
“是,小姐所料不錯。聖上想在江南設定巡鹽御史”。
伴鶴回過神來,嗡嗡的說道,在小姐面前做事,太有挫敗感了。
那就讓大伯提前坐上巡鹽御史的位子了,可是要讓他把這恩情記在睿親王的名下。
省了他像長祖父一樣,臨死還在為太子潑睿親王最後一盆髒水,然後把整個孟家拖下給太子陪葬。
“趙令的行蹤和他家人的資料”。
孟言茉伸出柔若無骨,白嫩的如同透明美玉一樣的小手,攤開在伴鶴眼前。
伴鶴微微錯愕,然後真心想崩潰,用手揉了揉後腦勺,小姐怎麼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