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 姑娘請披黃袍(四十二) (第2/3頁)
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爪子。
“這一世的秦四喜看著溫溫柔柔,怎麼比上一個還要狂?”
一隻鵝叉腿坐在雲朵上,用嘴悄悄地叨著雲,想把下面的人看得更清楚一點兒。
小貓看見了它的動作,又把碧綠的眼睛移開了。
“她還要好多年才能離開,我也就只帶你來看一次。”
鵝忙著叨雲,不理它。
開創新朝之後的第一次祭天,也不止是祭天那麼簡單,這一天之內,光是從皇城內頒出的聖旨就有一百六十多道。
各種新朝禮制的頒佈自然是不用說,讓禮部所有人少了一半頭髮的東西,刊印成冊也是厚厚的一摞。
接著就是關於修法的聖旨。
接下來就輪到了各種新制度的頒佈和人事任命。
三省六部制度精簡為尚書檯直屬七部,除了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之外加設財部,統管天下鹽、鐵、礦和行商規制。
廢止各節度使,沿邊境分設九處鎮守,五年一輪換,設常軍,分守大昭各地,五年換將,鎮守輪換、兵將輪換一事交給新設立的樞密司管理。
設水師,除了作戰之外,也要護衛航道。
設都察御史臺監督文武百官。
尚書檯設三位宰相,分別是柳鉉徵、蘇茗子和息猛娘。
三位宰相也要領七部尚書之職,所以七部尚書分別是:吏部尚書柳鉉徵,戶部尚書蘇茗子,禮部尚書卓靜波,兵部尚書息猛娘,刑部尚書柳朝妤,工部尚書陳正與(男)、財部尚書越靈棋。
此外,藍
() 昭任侍詔大學士、翰林院掌事,裴文姬任督察御史臺都御史,梅漪羅接掌通政司,任通政使,梁褚(男)任大司農,宋菲娘任樞密司樞密使,葉嶸任南鎮守將軍,花龍女任水師都督,宋芙任朔北鎮守將軍,楠華任嶺南都督,劉桂子任京畿羽林將軍,韋晴藍任巡防使,恆昇(男)任河東鎮守將軍,裴承康(男)因為之前受了傷,不能帶兵,改任水路轉運使。
其中息猛娘雖然已經是宰相,卻還領兵在外,身兼北鎮將軍、護國大將軍等職,她身上兵部尚書的差事由兵部侍郎、樞密司副樞密使孟月容代管。
新朝新氣象,新帝大封親信,就連在留在平盧沒有來繁京的孫阿梅都得了個正正經經的五品工部員外郎,竟然還有個朝請大夫的散官在身上。
明明是一輩子跟糧食打交道的農婦,竟然已經能靠自己的俸祿帶著全家過好日子了。
當然那,她的家人也不用她來養,她的孫女兒也有個七品官職在身上,人家自己能養了自己,曾孫女兒已經考中了進士,曾孫也得了舉人……朝為田舍婦,暮登天子堂,孫阿梅一生坎坷跌宕,粗識些字,會種地,會織布,聰明堅毅,在她這樣的人身上是活下來的必有之能,怎麼看,她也不過是平常年月裡能勉強混個溫飽的田間老嫗,卻在這等年紀成了個傳奇。
早在孟月池當年第一次給她官銜之後,平盧就颳起了一陣改良器具的風潮,現在,這風幾乎要席捲天下。
就連她家從前隔壁的那個漢子,沒事兒的時候都拆了自家的鎬頭研究。
一邊研究,他的嘴也不閒著:“那孫老婆子哪有什麼真本事?不過是時運好了罷了,把水車和紡車改到一起,咱們這些漢子又不紡紗織布,哪裡能知道嘞?”
婦人在一旁剁菜葉子和粟殼拌了餵雞,只當他說話的放屁。
漢子和這個死了男人帶著兩個孩子的婦人成了婚,倒也說不上是嫁娶還是入贅,兩家人將田並在了一處,搭夥過日子,婦人身子不好,下地的活兒幹不了,縫縫補補洗衣做飯,讓他活得也有個點兒人樣,帶過來兩個孩子都是嘴比手大的年紀,肚子填不飽,漢子只能哼哧哼哧將四十畝地種起來,罵罵咧咧的話也不敢讓人聽見,比從前勤快多了。
這麼做也不是因為他為人有多好,而是這婦人的小女兒聰明,一看就是能讀書的料。
雖然不是自己的種,以後他也能被人稱一聲“老泰山”,嘿嘿,想著也挺美。
“五品官……哼,孫老婆子她家肯定是選了個好墳場兒,趕明兒我也打聽打聽,把咱倆爹孃的墳要是能遷過去……”
婦人轉頭看了他一眼,說:“昨天有口信兒說村頭的五畝地得種新糧,招五個人去幹活兒,一天給五十個錢。”
漢子“嚯”一聲站了起來。
“你咋知道的?”
“在織廠碰到了孫家姐姐,她說的。”
孫家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