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3/4頁)
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了,這天下不成了姓朱的了嗎?”
“那還用說!”張天佑說,“你我誰有力量回天?他現在羽毛豐滿了,弄不好我們都有性命之憂啊。”
郭天敘咬著牙說:“我們不能等到人頭落地那一天,讓他人頭先落地。”
張天佑用眼神制止了他,小聲說:“回去再從長計議。”
朱元璋處事小心,且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他雖未聽到張天佑、郭天敘說什麼,也多少能從他們的眼神裡看出凶兆。方才郭寧蓮不讓他喝那杯酒,說明郭寧蓮也意識到危險是存在的。
如果這次兵敗而歸,或許反而安全。朱元璋不能不悲涼地在心底嘆氣。他和郭寧蓮去探望郭子興的病後,剛回到總兵府坐下,護兵報李先生和馮氏兄弟到了。
朱元璋忙起身迎到門外。
朱元璋說:“不知先生急急忙忙來有何見教?”
李善長說:“你已經處在危險中,你還不覺得嗎?”
朱元璋說:“先生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方才我去探病,我岳父精神尚好,拉著我的手說了很多心裡話,很是推心置腹。”
馮國用問:“他都說了什麼?”
朱元璋說:“他想稱王,稱滁陽王。”
李善長譏笑地說:“幸而胃口不大,只想稱王,倘要稱帝,那更有趣了。他不覺得滁陽王太寒酸了點嗎?”
馮國勝問:“他問你,是要你擁戴呀,你怎麼回答的?”
朱元璋說:“我說不可。”
郭寧蓮當時就聽著彆扭,他要稱王,你不讓,他也許懷疑朱元璋自己要稱王呢。
“不會。”朱元璋說,滁陽是個山城,彈丸之地,船隻不通,商業不振,是一座孤城,不稱王,尚不顯眼,一旦稱王,那目標大了,可就引人注意了,不要說元朝不能容忍,就連勢力大得多的各股義軍都尚未稱王,也會有眾矢之的之危,出頭的椽子先爛,太招風了。
李善長認為很有道理,但郭子興聽得進去嗎?
朱元璋說:“雖然心裡不太痛快,也知道我說的在理,又是為他好,他也沒有再堅持。”
郭寧蓮告訴李善長,朱元璋又把帥印繳回去了。
馮國用說:“這又何必?元帥逼你交印了嗎?”
朱元璋說:“何必要人逼?同住一城,有元帥在,我權太重了不好。”
馮國勝說:“你真是君子呀。”
李善長卻笑笑而已。他說:“交了也好,有徵伐攻戰,盡力就是了。”
《朱元璋》第十七章(1)
不讓老泰山稱王,朱元璋把王冠留給自己嗎?女兒給母親行賄,買的是平安。有在愛妻面前也不能袒露的私密嗎?不是花心而是野心。
一
房中只有李善長、朱元璋兩個人時,李善長的話就少有顧忌了,既然他全身心地來輔佐被認為是明主的朱元璋,就必須竭盡全力。他託著一杯熱茶,在客廳裡踱著優雅的方步,李善長說:“一味退讓,也不是辦法,你想過了嗎?郭子興活不了多久了。”這話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李善長說冷眼看郭子興病很重,他又是心思很重的人,芝麻大的事會琢磨七天七夜,這種性格,對養病不利。郭山甫早已測定,郭子興不久於人世了。所以李善長勸朱元璋倒不如順著他,讓他稱王,過幾天孤家寡人的癮。
朱元璋說:“這豈是兒戲?如果因為滿足他的私慾而壞了義軍大事,太不值得了。”
李善長是從大局考慮的,不讓他稱王,他身邊的小人又會去搬弄是非,一定說朱元璋不讓他當王,是自己想當。這話郭子興又一定相信,所以李善長才說朱元璋已處於險境。
朱元璋很苦惱,他說自己不爭權,到出力時捨生忘死,怎麼還換不來真心呢?
李善長說:“你不是反反覆覆地看過《資治通鑑》嗎?前事不忘,後世之師,還用我說嗎?”
朱元璋說:“那現在怎麼辦?我已退無可退了呀!原本想躲開濠州,打下滁州站住腳,他又跟了過來。”
“這裡並不算好,”李善長說,“我們必須另立門戶,去打和州。”朱元璋說:“現在時機倒是很好,聽說元朝丞相脫脫被貶,後又被處死了?”
李善長說:“是由於內亂,有個叫亞麻的丞相向至正帝進了讒言。現在,我們滁陽兵民陡增,又來了六合難民,你算過嗎?糧食還能吃幾個月?”
朱元璋說:“沒來得及過問。”
李善長說他倒問了,最多能吃到明年一月,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