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縣的範圍都有。
而這些範圍都在陳山河,李雲龍,孔捷和丁偉手底下。
水泥廠,煤廠,煉焦廠,火電廠,兩個水電站,金屬冶煉廠,最重要的是兵工廠。
這一個一個的工廠視察過來,旅長已經被震驚麻了。
沒有想到在前線打仗打得如火如荼在後方的根據地裡,陳山河居然發展出了一個很完備的工業體系的,雖然小是小了點,但這真的是一個工業體系。
這些工廠每一個都是依山而建,做足了偽裝,除了火電廠實在沒有辦法隱秘以外,其他的如果沒有人引導在空中的飛機,是沒有辦法偵查到這些工廠的所在。
因為為了防止空中偵查,這些工廠上班下班都是早上天沒亮或者晚上天剛黑。
而這個時間段的飛機是不可能在沒有光亮的情況下滯空的。
“這個火電廠,你就不怕被鬼子的飛機偵查出來?”
旅長指著火電廠高高的煙囪,問陳山河。
陳山河笑著回答:“所以,我白天用的都是水電,晚上才會用火電。”
最後一站是考察兵工廠。
旅長看著鐵水,從冶煉爐裡倒出來,成型後進入軋鋼的機器,軋成了想要的密度和形狀。
然後就被機器分割成一根根長條的棒子,這些鐵棒子又被輸送到下一個工位。
然後下一個工位根據需要,使用車床切削出一根根合適大小的棒子。
然後這些合適大小的棒子會被輸送到下一個工位進行鑽孔。
最後,槍支上面最困難的一個部件就成功了。
槍管。
然後他看見一個個槍支的部件被衝壓出來,然後在一道道工序下快速的組建成了一支衝鋒槍。
“這是什麼衝鋒槍?”
旅長髮現自己認不出來這支衝鋒槍是什麼槍型。
陳山河從兩條生產線的成品裡,拎上兩支不同的衝鋒槍。
再領了兩個彈鼓兩個彈匣的彈藥,跟旅長來到射擊場。
“旅長,你試試!”
陳山河拿起一支木託的衝鋒槍,安裝上一個彈鼓,遞給旅長。
“這是波波沙41衝鋒槍,1940年在蘇聯問世,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裝備部隊,不過應該是今年開始裝備了。
具有射速快,火力猛的優點!
像我們不是在衝鋒,就是在衝鋒的路上,習慣打了兩槍就要去跟鬼子拼刺刀的八路軍而言,這一款衝鋒槍的優點實在太符合我們的衝鋒特性。
而且最大的優點是它全槍上下僅僅有87個零件,非常容易生產。
而且簡單的配置讓它不容易在戰鬥中產生故障,在作戰當中的安全性,相當高。
旅長,你試試!”
旅長驚了:“這人家還沒有裝備部隊,剛剛問世的槍,你都搞到圖紙並且還生產出來了?
你小子行啊!”
波波沙衝鋒槍的木頭槍托很好的抵在了旅長的肩窩上,然後他朝著50米外的靶子扣動了扳機。
71發的彈鼓,全部傾瀉在靶子上。
後座力不強,彈道也很穩定,但是精準度比起步槍來差得遠了。
“50米的靶子就已經散佈成這樣了,但好歹都上了靶。
可要到了100米開外,精準度可能就差太多了,估計打10發子彈最起碼有一半不上靶。
不過,衝鋒槍有衝鋒槍的定位,既然是衝鋒槍,對於精準度而言就不應該要求太高。
所以這個缺點可以忽略不計,它的火力猛就是優點!”
旅長很懂行,接著說出這支槍的缺點:
“這個彈鼓的攜帶量是71發,看來比較重,咱們的戰士大多數吃的不飽,力氣不夠大,扛著這樣的槍衝鋒估計有點礙事。
不過要是跟鬼子在戰壕拼殺的話,這樣的槍可以當成掃帚了。”
說完放下那支槍,看向另一隻看上去更為簡陋的衝鋒槍。
陳山河趕緊給他遞過去,然後介紹:“這叫波波斯43衝鋒槍,跟波波沙差不多,不過比波波沙的87個零件更少。
零件更少就更容易生產,批次生產那種,而且剛才你也看到了,這完全是所有的衝壓件組合在一起的一隻非常簡陋的衝鋒槍。
鑑於波波沙的71發彈鼓太過沉重,所以這個波波斯43的,彈匣是35發雙排彈匣很方便很輕巧。
最重要是火力也不弱,對比波波沙而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