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散雲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族人的識趣讓賈珍很滿意,他留下幾位族老和比較有才幹的年輕人,問起了金陵的現狀。賈珍在讀原著的時候就覺得有些古怪,都說金陵四大護官符,乃是賈家,史家,王家以及薛家,但是賈家,史家,王家早就把自己家族發展的核心轉到了京城,留在金陵的不過是些無關緊要,不成氣候的旁支。僅剩薛家還在金陵,然而薛家從商,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本事,這護官符一說的出現還真是莫名其妙,況且金陵真正的地頭蛇是甄家,就是賈家在金陵行事也多託了甄家。
“甄家不是已經入京了麼?”賈珍有些疑惑,甄家在金陵的勢力似乎未有縮減。族老對賈珍很是尊敬,略欠了欠身才道:“小老兒聽了一耳朵小道訊息,之後留意打聽了一番,說是甄家進京的時候把三房留在了這裡,這三房也是有本事的,因此這甄家在金陵依舊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族長,這四大護官符說得就是甄家,王家,史家以及薛家。”族老如竹筒倒豆子般地說了出來。賈珍嘴角微微抽了抽,四大護官符,為什麼還會有這個說法,不過好在賈家並不在這個榜單上,讓他鬆了口氣。不過說起這護官符,族人們倒是對賈家不在榜上十分遺憾,只是因著賈珍治家甚嚴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
咱們圖的是長長久久,平平安安,而不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那不是長久興家之道。”賈珍喝了口茶,因族人們這些年都本分行事,年輕一輩更是讀書明理行事有章法起來,賈珍對族人的耐心也多了。
族中這些年規規矩矩,不僅名聲好了,有出息的子孫也多了,就連族老們潛移默化之下也懂了許多道理,被賈珍這麼一提醒心覺有理,忙點頭稱是。“還有,王家和史家不是也長年不在金陵了嗎?”賈珍還是有些奇怪王家和史家居然也在護官符上。“族長,這王家和薛家是姻親,又與甄家交往甚密,這族中子弟自然是氣焰囂張,似乎他們還說什麼就是告他們造反也是不怕的。”另一個年輕子侄開口道。族中事務因賈珍的整治,不少都陸續交給了有出息的年輕子弟,這個人便是其中一個,“史家和甄家往來不怎麼多,但是史家和甄家是姻親,保齡侯世子史鼒娶得正是甄家姑娘。”這個年輕人繼續說道。
賈珍對這個年輕人很是滿意,目露讚許,誇讚了幾句。“族長是打算——”在場的族老忍不住好奇地問道,說起來族長這次離京還和甄家脫不了干係,只是不知道族長會怎麼打算?“沒什麼打算,替聖上辦好事情就是了。”賈珍知道族老的意思,他並不擔心族人給他拖後腿,這年代血緣的維繫能力是很強的,況且現今的賈氏一族與他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只怕族人們對甄家也有頗多怨言。“族長心裡有主意就好了。”族老們到底是混了十幾年的人精,知道剩下的不是他們可以過問的,便轉而不提。
與族老們相比,賈珍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族中年輕子弟身上,這些年他可沒有放鬆金陵這邊的管理,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這次正好藉著出公差的機會親自檢視一番,日後他也可以稍微輕鬆些。賈珍對宗族的盡心眾位族老也是看在眼裡的,若能用錢財換得子孫上進,自己現在少享受些也是甘願,“本來這些族老對於賈珍緊盯著祭田出息,全然地不給他們伸手的機會也不是不氣憤,到底是享受慣了,一時間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只是幾年看下來,自己的兒孫上進了,不少族人還考上童生秀才,這才讓族老們願意安份守己,不再緊盯著族中財產,也能退一步看到賈珍的安排才是真正的身謀遠慮。
賈珍看著族人,心裡不禁感嘆,他不允許族人貪墨祭田以及公中出息,但他也花了大力氣培養族中子弟,拿銀錢換子孫有為,這生意不虧,族中也總算是徹底安分下來了。賈珍又和族老們聊了一陣子,才放他們離去。想著這才是第一波,賈珍微微聳了聳肩膀。
古粟一直跟著賈珍,他以前也聽說過賈家在金陵的名聲,那可真是相當得“好”,壞事總有賈家一份,好事那就壓根見不到蹤影。如今再一看,這賈家族人都安安分分的,古粟還真是有點“驚嚇過度”,不過想到他打聽來的一些訊息,全是因為賈珍當初的雷霆手段。不過賈珍能夠成功地整治宗族,也是有了份好運氣,也就是所謂的佔全了天時地利人和。這天時就是發現得早,宗族還沒爛到骨子裡,地利則是因為這是在金陵,這斷絕了奴才們藉著不同的主子的勢鬧事的可能性,以及有效防範了其他主子插手導致的麻煩;而人和那就是整個金陵有出息的族人幾乎沒有,因此無人能夠與賈珍這個族長相抗,且當時寧國公雖已去世,但是榮國公也不是那等不明理的人,因此賈珍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