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術對話。選擇的模特兒或描繪的風景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人物或景物中表達出來的情感因素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陳逸飛的油畫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油畫,是具有藝術家個性色彩的油畫,也是具有國際性的油畫。”“在海外的華人畫家中,陳逸飛無疑是最有成就、最具國際影響的人物之一。時值風華正茂的中年時期,以他廣博的文化藝術修養、高超的表現技術、豐富的創作實踐經驗以及銳意進取的創造精神,我們期待著他在今後的創作中爆發出更加燦爛的火花。”(《光明日報》1997年1月25日)王琦先生稱陳逸飛是海外華人畫家中“最有成就、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現在想來,陳逸飛是當之無愧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大視覺文化產業(1)
(1992年—2005年)
陳逸飛從繪畫藝術進入到眾多視覺藝術領域,從繪畫經濟到文化產業,這個過程是先確立了先進的文化理念,然後是大膽而有序的文化產業實驗。
視覺理念
視覺理念被視為創意理念,視覺產業被視為創意產業。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所謂創意產業,是源於個人創造力、技能與才華的活動,而透過智慧財產權的生成和取用,這些活動可以發揮創造財富和就業的成效。這主要體現在廣告、建築、藝術和文物交易、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遊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開發、電視廣播等行業中。
這些年,陳逸飛不斷用他的文章、他的談話,闡述他的大視覺藝術觀、大視覺產業觀。
1999年,陳逸飛在暢談他對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感受時,表達了他的大都市文化觀和大視覺文化觀。陳逸飛早早地買好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全套票子,他坦誠地說:“這是世紀末的藝術狂歡節,我不會放棄這個難得的學習、觀摩、交流的機會。”陳逸飛參加過紐約、林肯、華盛頓、巴黎等各種藝術節。他認為衡量一個城市的美學水準和整體城市形象,就看這個城市能否有條件舉辦國際性的藝術節,國際上很多城市形象的改變和提升都是從成功舉辦大型文化節開始的,上海從各方面的條件看已具備這樣的優勢。是改革開放,墊高了上海人的立足點,開闊了上海人的眼光,上海是全國人民的上海,而上海的變化,也是全國的一個縮影。陳逸飛說,現在這樣那樣的“節”太多,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一定要區別於其他節,不能被其它節淹沒了。他特別強調大視覺觀念,強化上海這個城市更多的設計內涵,這樣檔次就上去了。藝術節不是僅僅熱熱鬧鬧地看藝術精品,還要在提高全民美育素質上下功夫。蔡元培先生說,美育可以代替宗教。整個藝術節要成為美育的節日享受,就必須在細節上有設計成分,這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小到一張戲票、一張節目單、一張請帖,大到一個城市整體上的國際藝術節設計內涵,包括開幕式禮儀小姐的打扮,千萬別單調、千篇一律地橫背一條白帶子。傳統的未必都是好的。總之每個細節上都要有創意設計理念。陳逸飛說:“世上本無大事,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細節做好了,就成了大事。”陳逸飛強調說:“承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走市場化運作的道路是可行的。這是上海自信的表現,是真正意義上的與國際接軌。”(周玉明:《藝術節應成為美育的節日——陳逸飛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文匯報》1999年11月2日)這就是陳逸飛的大視覺產業觀。過去人們把城市裡的各種重大節日,看成是計劃經濟下國家投資市民分享的文化行為,而現在文化節要由市場來打造和執行,它應成為城市重要的文化產業。
這正是90年代以來陳逸飛一直在倡導的文化產業和文化產業觀念。
陳逸飛的大視覺文化觀已經形成多年,在這一理念逐漸形成的過程中,他也曾習慣用大美術這個概念來闡釋。他的大視覺文化觀是從他的大美術文化觀逐步演化和拓展而來的,有時候他說的大美術觀其實就是他的大視覺觀,就是那些吸引人們眼睛的產業。他把文化產業分為聽的產業和看的產業,視覺產業就是看的產業,大視覺產業就是一切用眼睛看的產業。陳逸飛為此專門撰寫《我的時尚就是大美術》的文章,闡釋他的大視覺文化觀,向人們傳播大視覺文化理念。“我平時有一個大美術的觀點、大視覺的觀點。在一百多年以前,繪畫的功能主要是記載,把影象傳給後人看。而有了照相機以後,記載功能逐漸衰亡。特別是有了100年的電影,有了現在大眾喜歡的電視這種形式,還包括現在最最時尚的電腦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