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要好好看還是得用目鏡。目鏡不過是一個小眼鏡,從根本上說與鐘錶匠使用的眼鏡是同類的。目鏡的焦距愈短,觀察愈精確。
常有人問:著名望遠鏡的放大倍率有多麼大?答案是:望遠鏡的放大率不僅依賴物鏡,也還要看目鏡的。目鏡的焦距愈短,放大率愈大。天文望遠鏡都有許多不同的目鏡的,依觀測者的需要而用。
在幾何光學原理允許的範圍之內,我們可以在任何望遠鏡(不論大小)上得到任何放大率。用一個平常的顯微鏡來看影像,我們可以使一個10厘米小望遠鏡擁有與赫歇耳的大反射望遠鏡同等的放大率。可是要使任何望遠鏡的倍率超過一定程度是有許多實際困難的:首先是物體表面發出的光很弱。假設我們用一個8厘米望遠鏡望土星,使它有數百倍的放大率,土星便顯得黯淡不清楚了。但這還不是使小望遠鏡有高放大率的唯一困難。按照光學的一般定律,是不允許我們能把每2.5厘米口徑的放大率提高到50倍以上,或者最多說也不能超過100倍的。這就是說,用一架2.5厘米口徑的望遠鏡我們不能得到150倍以上放大率,更不用說超過300倍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望遠鏡中的透鏡(3)
可是還有一類困難特別使天文學家覺得不好辦的。這就是由地球大氣而產生的模糊,就是平常所說的看不清楚。
我們看天體是要透過一層厚厚的大氣的。大氣如果壓縮到和我們周圍的空氣一樣密,就會有十千米左右的厚度。我們知道,看一件10千米外的東西,會看到它的輪廓是模糊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光線所必須透過的大氣永不停息地攪動,引起不規則的折射,使物體顯得波狀顫抖著。這樣產生的輪廓柔化與模糊在望遠鏡中還要加上許多倍。結果,我們加大了放大率,同時也依同等比例加大了影像中的模糊。這種模糊程度的深淺大半隻依賴於空氣的情形如何。天文學家考慮到這個問題,於是為大望遠鏡尋找空氣寧靜的地方,以便觀測的天體輪廓儘量清晰。
我們常見到一些計算說用高倍率大望遠鏡可以把月亮搬得多麼逼近。譬如說,用一架1 000倍放大率的,我們看它似乎在400千米以外;用一架約5 000倍的,就似乎只在80千米之外了。這種計算倒是不錯的,如果單從月亮上的任何東西的目視大小來說,望遠鏡的缺點以及大氣擾動而帶來影響,足以把這一切變得模糊不清。這兩層毛病的結果使上述的計算不能切合實際。我很懷疑任何天文學家使用現有的任何望遠鏡來觀測月亮或行星一類的東西時,把放大率加到千倍以上還能得到多大的好處,除非遇上了一個大氣異常平靜的機會。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望遠鏡的裝置(1)
那些根本未見過望遠鏡的人大概會以為使用望遠鏡觀測天體是極其簡單的事情,只需把望遠鏡對著某一天體,然後觀測就是了。可是我們不妨試驗一下這種辦法,把望遠鏡指著一顆星,一件也許出乎我們意料的事立刻就會引起我們的注意。那顆星並沒有靜靜地守在望遠鏡的視野(或者說望遠鏡中的小圓形的天空)中等我們去觀測,卻很快地逃了出去。這是因為地球繞自己的軸旋轉,星辰便彷彿向相反的方向轉了。這種運動的速度與望遠鏡的放大率同比例地加大。若用高倍率的望遠鏡,我們還未來得及觀測時,星早已逃出我們觀測的範圍了。
現在我們必須記得我們從望遠鏡中所見的視野也是同樣因為望遠鏡的放大作用而被縮小了的,因此它實際的觀測範圍比看起來要小得多,縮小的倍率正等於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舉例說,如果用的是千倍的,那麼普通望遠鏡的視野便會是約2分的角度,這一小塊天空在肉眼看起來不過是一點罷了。這簡直就像我們從一座6米高的屋頂上一個直徑3.5厘米的小洞中去看星星一樣。如果我們想象一下從這樣的小洞中望星,便不難明白要找到一顆星並追隨它的運動是多麼難辦的事了。
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就是適當地裝置望遠鏡,使它在互成直角的兩軸上旋轉。“裝置”的意思是指整套儀器,借它的幫助我們可以使望遠鏡指定一顆星,並追隨它的週日運動。我們不想一開始就講述這種儀器的詳細機理,以免分散讀者的注意力。我們先來一個大綱,說明轉動望遠鏡的兩軸間的關係。主要的一根軸叫做“極軸”(polar axis),裝得恰好與地球的軸平行,因此正對著天極。因為地球每天從西向東旋轉,便有個裝置連著這根軸,使它以同等的速度從東向西旋轉。於是地球的旋轉似乎被望遠鏡的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