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是一件極似窖藏出土的元青花梅瓶,宋毅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起來。
他驚奇的發現這件瓷器不管是器型還是釉面、青料以及工藝都和元青花的特徵項吻合,整個瓷器乾乾淨淨的,也沒什麼明顯作舊的痕跡。
但宋毅沒有被這些東西所迷惑,他從小就表現出超人的繪畫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對各個時代瓷器上的不同畫風都有自己的研究。有了前世的獨特經歷,讓他在鑑定的時候更顯得得心應手。
在他看來,這件瓷器的工藝雖好,繪畫水平也很高超,放一般人可能感覺不出來。但他卻能明顯看出這上面的畫風,雖然和元青花接近但卻有著斧鑿的痕跡,但和元青花的韻味相比有一段距離,不得不說,繪畫還是要看天分的,高仿品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他前世繼承了爺爺的衣缽,兩人還一起出去遊歷,見識了各式各樣的高仿瓷器,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作假方法,說起他的鑑定水平,還要超出現在的宋世博一大截。
宋毅知道爺爺現在的鑑定水平很高,但也有他的侷限性,畢竟他以學術研究為目標,研究古瓷器也是為了修復受損的瓷器;而市場上充斥著的則是以盈利為目標的無良商人,他們充分發揮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把造假事業搞得轟轟烈烈,各種想法層出不窮,造假技術也達到了空前的高水準。
宋毅仔細審視後,越發覺得這件瓷器作假就是針對宋世博平時鑑定瓷器的幾個特點來的。這時候他的世界還停留在博物館裡,沒有真正走出去,更沒有見識到民間高手的以假亂真的造假水平,把它當成真的元青花也說不定。用行話來說,這叫“打眼”。
打眼並不可怕,畢竟古玩這行太過博大精深,又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鑑定方法,即便是最富盛名的鑑定專家,也都是憑自己的經驗來鑑定真偽。這其中就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即便你是最頂級的鑑定專家,也有打眼的時候。
一般情況而言,鑑定專家拿不準的東西往往會判定為贗品,而一旦鑑定為真的不管是真是假都不會改口!說到底,還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名聲。
宋世博也不例外,但這回他真的看走眼了,這件元青花確實是現代的高仿品。應該是用古法燒製出來的,成本也不低投入起碼上萬塊,但這並不稀奇,很多造假高手都想追求完美也不惜重金。最讓宋毅懷疑的是,這件瓷器卻有著爺爺平時賴以判斷的全部特徵,難怪他會看走眼。
宋毅不由得想起前世和爺爺一起出去尋訪名窯高手,就曾多次見識到這些完全按照古法造假的,燒出來的瓷器真可謂是以假亂真。其中兩人就看到了元青花的燒製,當時爺爺就有過異樣的感嘆,那時他還覺得奇怪,現在想來,卻有這個原因在這裡。
一般來說即便鑑定錯了瓷器,也不至於鬧到退休的地步,但如果有人刻意陷害的話,這事情就很複雜了。
宋毅知道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來源途徑無非幾條,一是和其他博物館以及文物單位交換,二是新出土的文物,還有來自私人或者其他機構的捐獻,博物館有時候也會出錢收購值得珍藏的文物。
宋世博是東海博物館的副館長,自然有權利替博物館出資收購他鑑定為真品的文物,這件元青花極可能就是他替博物館收購的。
然而,一旦發現這是贗品,對一生重名的爺爺打擊就可想而知,雖然他可以像其他專家一樣,一經鑑定後就死死咬定這是真品,但內心難免有著不安和愧疚。
更何況,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在宋毅看來,這一切都是精心設計的陷阱,目的就是為了將爺爺從現在的位置上逼下來。只要有心人將這件事情捅出來,就足以讓爺爺聲名掃地。幕後的策劃者應該有了完全的考慮,也正是看中了爺爺重名如命這點,他們只需輕輕一點,爺爺就完全沒辦法逃避,想來前世爺爺退休多是因為這原因。
非但如此,以宋世博的性格,估計還會主動補回給博物館造成的經濟損失。如果這件元青花真的是真品,拿去拍賣的話,最少也得賣個幾百萬,這時候的元青花還沒瘋狂到後來的上億元。但不管是博物館還是宋世博,肯定不會出這麼高的價格收購。可為了表示對捐贈者的謝意,二三十萬博物館應該還是拿得出來的。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之前蘇雅蘭的猶豫,出去旅行一趟花費肯定不少。宋毅家曾經很富裕,但那都是過去式了,對現在的家庭來說,要拿出二三十萬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現金是肯定沒那麼多的,變賣家裡的收藏倒是非常有可能。
雖說在古玩這行買到贗品,打眼了一般都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