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因為以前犯了錯誤,急於改過自新,“故此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願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
他說自己整天在這提心吊膽的。為什麼要提心吊膽呢,我想主要是怕唐僧走岔路錯過去了,以至於錯過這個從五行山下出來的好機會。悟空見到唐僧時說的一番話,很有禮貌和條理,而且一點也不張揚,身段放得很低。不過,此時悟空對自己的本領仍然估計過高,這也難怪,他到現在為止,嚴格說來只敗在瞭如來一個人手下,對於這次失敗,他也並不心服口服。好吧,就算如來比自己強一點,總不會還有別人比自己強了吧。
悟空一出來就一棒打死一條猛虎,在唐僧看來簡直帥呆了,唬得他滾鞍落馬,咬著手指頭說(這可不是我亂說的,書中原文就是“咬指道聲”):前兩天劉太保打死一隻老虎,還鬥了半天,你上去一棒就把老虎給打死了,天哪,你也太厲害了吧。悟空一聽,非常高興,馬上就吹開了:“我老孫,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翻江攪海的神通,見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則量於宇宙,小之則攝於毫毛!變化無端,隱顯莫測。剝這個虎皮,何為稀罕?見到那疑難處,看展本事麼!”他這意思,打死一隻老虎實在算不了什麼,越到困難時節,才越能顯出我的本事呢。
對悟空的本事,唐僧滿意之極。不過出家人最重視的是心性,這兩人的心性是否相合,也馬上要面臨考驗了。
這一天,他們正往前走,忽見路旁唿哨一聲,闖出六個人來,各執長槍短劍,利刃強弓,說:“我等是剪徑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東西,放你過去;若道半個‘不’字,教你碎屍粉骨!”這樣吧,你們把馬匹、行李留下來,就饒你們性命,放你們過去。唐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架勢,嚇得魂飛魄散,從馬上摔下來,口裡說不出話,心想:我命休矣,想不到西天未到,先死在這了。
悟空的反應大出唐僧所料,他輕輕把師父扶起來,說“師父放心,沒些兒事,這都是送衣服送盤纏與我們的。”唐僧說,悟空,你是不是有點耳背呀,他們哪有這麼好心。悟空說:師父您別不信,這樣吧,您看管好衣服、行李、馬匹,我去給他們講講道理。唐僧說:你還是免了吧,他們有六條大漢,你這麼一個小個子,他們能聽進你的道理?
這猴王能講出什麼道理來,不過是把《天龍八部》裡面,梅蘭竹菊四姊妹跟那個管菜園的緣根和尚講的道理拿出來講一遍。這四姊妹的道理倒也確實管用,至少緣根和尚就很信服,他反而是聽不進虛竹講的大道理。這六個毛賊在聽什麼道理方面,可能與緣根差不多吧。
悟空的道理比梅蘭竹菊四姊妹講得更為徹底,他直接把六個毛賊給打死了,這樣他們再也不會來搶唐僧師徒的行李盤纏了。在這個問題上,師徒二人的觀念出現了重大分歧。悟空打死六個毛賊後,剝了他們的衣服,奪了他們的盤纏,然後“笑吟吟”地向師父走過來。“笑吟吟”反映了悟空的心情和感受,他覺得自己做了好事,立了一功,以為唐僧一定會大大誇獎他一頓。沒成想,等待他的是唐僧的一頓臭罵。
唐僧:你這猴頭太闖禍了,他們雖然是強盜,但就算被官府捉去,也不夠死罪。你有本事,把他們趕走就算了,何必打死他們呢?還好現在是在山裡面,沒有別人,要是在城市裡你也這麼行兇,我怎麼脫得了身?
悟空:但我不打死他們,他們就要打死你呀。
不再認同妖怪身份(2)
唐僧:我就算死,也只是死一個,你一下打死了六個,你怎麼說?況且我是和尚,走路都怕踩死螞蟻,就算打死我,我也不能行兇。
在對話的後面,我們或許還可以補上下面兩句。
悟空:要按師父你這樣,那是到不了西天了。
唐僧:像你這樣胡亂殺人,到西天又有什麼用呢?到西天干什麼呢?不過是手中有經、心中無經罷了。
最後,唐僧直接給孫悟空下了結論:你這樣“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你太差勁了,太差勁了!這段話,從唐僧的眼光出發,總結了孫悟空過去的經驗教訓,也展望了孫悟空的未來。唐僧的話,也是悟空最聽不下去的,於是他心頭髮火道:“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緒咶惡我,我回去便了!”你說我做不得和尚,我還不做了。說完,將身一縱,說一聲:“老孫去也!”唐僧連忙抬頭看時,人已走得沒影了,只是聽到“呼”的一聲往東邊去了,看來筋斗雲顯然也是超音速的。唐僧沒想到收了這麼個徒弟,脾氣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