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分嚴重。據研究,我國不同年齡組的自殺率曲線為“U”字形,呈青年和老年兩個高峰。四川省22個城鄉疾病監測網點的調查表明,1986年,55歲以上者自殺死亡率為26.1/10萬人,75歲以上者達74.8/10萬人,遠遠高出14.7/10萬人的年平均自殺死亡率。吳軍等人調查發現,上海市某區1980~1985年6年間,一般平均年自殺死亡率為13.1/10萬人(男性10.2/10萬人,女性15.7/10萬人),但65~74歲年齡終組高達27.5/10萬人,75歲以上者達56.3/10萬人,可見老年期的自殺死亡率明顯超過青年者。
必須指出,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許多老年人自殺被誤認為是正常死亡,如病死,衰老死等。因此,上述資料肯定是縮小了的,但也足以說明老年自殺現象的嚴重性;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劇,這一問題將會更加突出。為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剖析,以揭示老年人自殺之謎。
第八章<;二>;
〈二〉老年自殺的原因
1、誘發因素
筆者對成都市某縣進行了連續幾年的追蹤調查,1984~1986年三年中發生老年人自殺死亡69例,絕對數並不高,但相對數卻相當高,其誘發因素,常見於久病厭世、宗教迷信、家庭糾紛、榮譽損害、親人早喪等。(見表8……1)
表8—1 老年人自殺原因的誘發因素
久病
厭世 宗教
迷信 家庭
糾紛 榮譽
損害 親人
早喪 經濟
損失 精神病 合計
自殺數 18 18 9 8 7 4 5 69
% 26.1 26.1 13.0 11.4 10.4 5.8 7.3 100
從上表可以看出,老年人因久病厭世自殺死亡者佔老年自殺死亡總數的26.1%。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人人皆將經歷。由於年老體弱,疾病纏身,久治不愈或病變日趨嚴重,勢必加重心理負擔,容易出現焦慮、煩躁、憂心忡忡等心理狀態。特別是有的老年人,患病後經濟負擔加重,加之個別子女的嫌棄或不孝行為,更覺得自己活在人世受人歧視,長期倍受病魔纏擾之罪,產生活著無望的厭世情緒。因而覺得與其活著受罪,不如早些離開人世,為求得精神上的解脫而採取自殺死亡的消極方式。
採取自殺的老人,還與他們的文化修養、思想素質、文化程度有關。從上表可以看出,該縣老年人因宗教、迷信而自殺死亡的亦佔自殺死亡總數的26.1%,與久病厭世居於同等水平。該縣以農業人口為主,由於歷史的原因,絕大數老年人文化程度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加之受封建傳統的影響,他們的自身修養、自我調節、道德情操、思維結構等層次相應較低,常常相信唯心的理論,尤其篤崇迷信,相信一切均是命中註定,人的一切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不可更改。算命、看手相、觀仙,五花八門,有的甚至寄予幻想:早一點結束生命,早一天進入天堂,早一天重新投胎入人世。基於這種盼望來世改變命運的天命論思想而採取愚昧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家庭糾紛也是老年人自殺的常見誘因,自殺死亡者佔13.0%(見表8……1)。現代家庭,目前在我國城市多數以微小家庭為主,即由一夫一妻一個孩子所組成。然而在廣大農村,還是以一家三代同堂的較大家庭為主。儘管三代人共同認為自己生活在同一環境中,但各人的性格、愛好各不相同。老年人認為自己生活經驗多,不喜好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加之性格的改變,愛嘮嘮叨叨。而年輕人則認為他們保守、僵化、思想素質、思維方式亦不一致,以至兩代人之間往往在思想深處產生鴻溝。另一方面,老年人由於體弱,不能參加農業勞動及社會活動,生活不能獨立,而家庭經濟收支又掌控在子女手中,失去了往昔的支配權,所需慾望得不到滿足。當在內心深處強烈地感受到這種支配權的喪失時,就會產生一種失落感、被拋棄感,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日漸加深,由此心理矛盾演變為行為矛盾。常常因一些家庭瑣事發生意見分歧,一旦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就會想到自己似乎在子女們的心目中地位喪失。當這種心理矛盾逐漸加劇,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時,往往可能採取自殺方式,以示呼助,企圖求得人們的同情和憐憫。
榮譽損害對老年自殺也有很大的影響。通常,榮譽損害是指外界對某一特定個體在名譽、地位、氣節以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