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半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唐逸風提到東方朔,我眼前一亮,這人著實不簡單,雖然未得漢武帝重用,但卻不失為當世人傑,他從二十歲負才自薦,得漢武帝啟用,此人才思敏捷能言善辯,飽讀史書博學多才,且又精通兵法,但由於過於狂妄自大,一直沒得到武帝的重用。
東方朔為抒發不滿,寫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等著作,其中賦體散文《答客難》是其代表作,開闢了賦體文學的新領域。
東方朔的事蹟常被神化,將其描繪成暫居人間的神仙之類的人物。李白也有詩曰:“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東方朔同時因其滑稽多智,被尊為相聲業的祖師爺。
這人之所以能讓我記住,卻是因為他那個傳說中的師尊,東華帝君。而前些年我在網上看到一種言論,其中談到東華帝君的另一個徒弟,竟是赫赫有名的天蓬元帥--豬八戒。
世人皆知東方朔才辯無雙,辭賦傳天下,但卻不知他的另一個身份--道醫。
只是他自認為道行尚淺,一直沒有以道醫身份示人,對於東方朔其人,唐逸風也知之不多,只是告訴我們這東方世家的傳承,是道醫七道門中的“禁道門”。
七道門可分為:“符道門”、“咒道門”、“訣道門”、“禁道門”、“氣道門”、“法道門”、“術道門”
其中,要數禁道門最為神秘,因為禁道門所研習的,正是上古方術中的“秘祝”,這種古老的術法一直以神秘莫測、威力巨大、且又防不勝防所著稱。然而秘祝最大的特點,卻是可以轉嫁災禍,這一特點逐漸被統治階級所重視。
秘祝之法由來已久,但始終被統治者們刻意掩蓋,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之事。秘祝正式走上歷史舞臺,是從戰國末期開始的。
秦朝以來有所謂“秘祝”之官,最早由戰國末期秦國相邦呂不韋秘密創立,以維護秦始皇的功德尊嚴,漢朝沿襲之。
“秘祝”的主要任務是,凡當帝王國君有不詳的災難、禍事、過錯等發生時,就將其移過於指定的臣子名下,由該臣子承擔災過,這個過程稱為“秘祝”。
其手段多為六甲秘祝,最為頻繁使用的是九字真言,既:“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其職能,類似於戰國初、中期的,各諸侯國宮廷卜師或太史令“行褂”。
不過,卜師或太史令是公開“行褂占卜”、祈算福禍,而“秘祝”則是當已發生災禍,或有災禍苗頭時,或是在帝王國君有過錯時,將其秘密地轉嫁給臣子或民眾。
當然,“秘祝”有時也有在帝王的旨意下,將祥福之事秘密轉移給親信臣子之事,但畢竟極少。
“秘祝”之官由王族貴胄或帝王極其親信之人擔當,僅對帝王一人負責,多為世襲,權勢極大。
漢文帝對此官職曾深感痛惡,他在漢前元十三年(公元前一六六年)下詔曰:“我聽說,上天創造了百姓,為他們立君王;如果這個君王的德行不修,政治不明,就違背了上天立君的本意,上天就要用災象來警戒他。現在天下的治和亂,都在我一個人身上。不幸的是我未能盡到教養百姓的職責,以致掩蓋了日月的光明,我的過失真是大極了!你們應該把我的錯誤指出來,並讓賢良方正和能直言極諫的人來匡正我。”
於是,漢文帝廢除“秘祝”之官,並且宣告:百官的過失,都應當由我負責,現在的“秘祝”之官則移過於下,是公開張揚君主的不德,實在是我不能贊同的。
秘祝消失後,禁道門始為人知。只是禁道門為避免重蹈覆轍,放棄了對六甲秘祝,也就是九字真言的使用,沒想到卻被日本人學去,後來的一些影視劇又誤導觀眾,讓大家以為九字真言是忍者最先使用。
禁道門的禁術在放棄六甲秘祝之後,以氣術與符法配合使用,可遏制鬼物、毒蟲猛獸和驅治疾疫。禁術一般會消耗使用者大量精力,或者會對使用者造成極大傷害,甚至死亡,但具有超強的破壞力。
《後漢書·方術傳》載,徐登、趙炳善越方(即禁術),徐登以氣“禁溪水,水為不流;炳複次禁枯樹,樹即生荑”,以及其他禁火、禁虎諸異事。
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篇亦記其事,唯趙炳作趙明,謂左慈、趙明等能以氣禁水、禁火、禁沸湯、吹拔入木之釘等。
禁術可大別為“氣禁”、“咒禁”兩類。修煉到極致與地仙無異,可施術於萬里之外,天下萬物無所不禁。
……
寒冰殿實則為一座巨大的寒冰棺,歷代宮主在壽限將至時,會用禁術將自身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