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1/3頁)
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貞觀七年,八月。
黃河下游一馬平川,水流變緩導致泥沙沉積嚴重,形成地上懸河,此時正值雨季,
連日暴雨,
“齊公,部分地區平地積水能達五六尺,黃河各支流水位暴漲,三日間黃河水暴漲一丈五尺,黃河大堤岌岌可危矣。”
齊州,華不注山,秦瓊的行轅。
從七月三十,到八月初二,暴雨不斷,水位猛漲。
而黃河中上游幹流和支流地區,甚至還早幾天就接連暴雨了,
雨還在下,
這黃河之水真就如武青陽詩中所寫一樣,從天上來。
李淳風的推測很準,
但不是預言,太史局本就是觀天象看星星,既研究天文曆法,同樣也還研究天氣,甚至研究氣運。
天氣預報並不是什麼很玄的東西,
大旱、大水、大蝗甚至大疫等,往往都是能夠提前觀測出來的,李淳風計算推測出黃河下游十二州會發大水,是算出來的。
好在皇帝李世民是那種心繫民生,也很務實的皇帝,第一時間就著手部署防洪救災。
皇帝還下皇后在九成宮,親自趕到洛陽坐鎮,統籌指揮。
李世民在洛陽下旨,必須全力抗災,務必不能讓黃河大決堤,更不能讓黃河改道。
一旦黃河大決口改道,那麼半個河南甚至淮南都將成為黃泛區,後果無法估量。
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最早記錄是在春秋中期,漢書記載,定王五年河徙,黃河在滑、濮一帶決堤決而向北,然後橫穿整個華北平原,從海河的支流衛河北上,經滄州一帶,從天津靜海區入渤海。
這次改道後黃河穩定了四五百年,到了西漢初年,才又開始氾濫。
在新莽時黃河又魏郡改道,在河南山東漫流數十年,這也是王莽新朝覆沒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秀收拾好舊山河,重建漢王朝,東漢穩定後開始治河,採用束水疏通之法,使黃河固定在一條河道上,這條黃河延續了六七百年,
直到如今。
到如今大唐之時,黃河又開始變的不安分,關鍵原因還是一直沒能解決泥沙的問題,幾百年後,下游又成地上懸河,一遇雨季連日暴雨,地上懸河便容易氾濫成災。
現在朝廷最怕的還是黃河大決堤改道,不管向北還是向南,其黃泛危害都是難以承受的。
不惜一切代價,要保堤,哪怕是萬不得已,要放點水,也得保證在可控範圍,決不能有大決堤,更不能讓黃河改道。
皇帝坐鎮洛陽,
李靖在濮州,楊恭仁在魏州,秦瓊在齊州,
三位巡使,每人還配了兩位副使,分巡他州。
現在三正使,六副使,都撲在黃河下游十三州之地,他們手握皇帝給的尚方斬馬劍,不管是都督還是刺史,連同地方上的統軍府、鎮戍兵、州縣團結,此時都要聽從他們的調動,一切以抗水救災為首要。
抗水第一條,把十三州倉中糧食,第一時間轉運到高處,有山的往山上轉,沒山的立馬轉運到附近州去,或是裝船去到洛陽鄭州,或是運到齊州等地。
衛州的黎陽山,滑州的瓦崗山,東阿的魚山、鄆州的梁山等,
雖說平原一馬平川,但是也還是有些山的,雖不高,但都還挺有名。
比如黎陽山,也叫大伾山、黎山,山勢巍峨,秀麗幽靜,商周時就有名,漢代在黎山腳下,黃河之濱置黎陽縣,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陽,因稱黎陽,
隋朝時,在黎陽建大糧倉,李密派李績率兵攻下黎陽倉,奪得存糧,開倉放糧招兵二十萬,且賑濟周邊百姓。
黎陽倉就建在黎山南麓,到現在大唐依然沿用,為國家官倉。
黎陽收,九州固。
黎陽倉西瀕永濟渠,東臨黃河,水運極為便利。從隋朝開始,河北收來的田租賦米,便先集中於此,然後再由永濟渠或黃河運往洛陽、長安。用兵東北時,由江淮運來的軍糧,也先儲藏在這裡,然後由此運往東北,是河北地區唯一重要糧倉。
在隋朝,隋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儲存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
這次面臨大洪水,朝廷要抗災救民,關鍵之處就在於糧。
黎陽倉和興洛倉、回洛倉都是此次賑災關係。
興洛倉在洛陽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