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些關係,所以,造訪頤和園如家常便飯,幾十年下來,實在說不清去過多少次了。
這裡,我只向讀者講一點我自己對頤和園的最突出感受,也就是它最令我驚歎的地方。
中國北方乾旱少雨,近世學者趙元任當年居留北京,他的一首詩說:“我來北地將半年,今日初逢一宵雨,若移此雨在江南,後園新筍添幾許!” 南人居北地,因罕見雨水而懷念江南之情躍然紙上,也凸顯了南北方氣候的差異。
南方溼潤秀,北方乾燥粗獷。北京處於華北平原的北端,放眼望去,一片北國風光,就是到了頤和園的跟前,也是這樣。然而,踏進頤和園的東宮門,在宮殿的夾縫之間三轉兩轉之後,眼前忽地一亮,空間頓然開闊,你發現自己突然站在一片大湖的岸邊。湖水輕搖,水波瀲灩;稍遠處,長堤橫臥,堤柳依依,遠遠近近幾個小島浮在水面上,似有似無;再遠處,山巒連綿,山色有無中。
這裡說的是頤和園的前湖。待你轉到萬壽山後面,後湖的峽谷風光,又會讓你想起南方深谷山溪的幽深景象。
這樣的景色會讓你產生似曾相識之感,是的,曾經見過,是在江南,是在杭州,可這兒是北方,頭一次到頤和園的人不免一怔:北方怎有這樣的江南風景!
這就是頤和園的妙處:北方園林有南方美景;真令人驚異:清朝人在北京造出了一片北國江南。頤和園周圍有一圈圍牆,平常遊人不太覺察它的存在,因為圍牆被樹遮掩了。但如果爬上牆頭,立即看到牆外是北國風光,牆裡是江南秀色,情調氣氛迥然不同。
這座頤和園是半天然、半人工的產物。現今頤和園的地方原本有一座不大的禿山,叫甕山。甕山的西南方有一個水泊,先前稱“西湖”。山不高,水不大,但在北方已屬難得。因此在元明兩代算是京城的一個景點,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去那兒遊玩。到清朝,皇帝們在北京西郊大興土木,建了多處離宮御苑。但乾隆皇帝仍不滿足,他看中甕山及那個小“西湖”,認為可以加以改造利用,便決意在那裡營造一處新的園林。
乾隆一生六次南巡,他醉心江南的秀景色,早就想在京城附近營造一處有江南風味的園林。他命畫師摹寫江南名勝,帶回北京作為造園的參考。他特別以杭州西湖景色為營造新園的藍本。
乾隆十四年,趁整理西郊水利工程的時機,乾隆下令疏浚和擴大原“西湖”。那一帶的地勢是西高東低,水量增多以後,在東邊另築一道新的擋水堤,水面便向北、東、南三個方向擴充套件。往北,湖水直逼甕山山腳。水面東擴後,原來位於“西湖”東岸上的一處廟宇被保留下來,成了水中一個小島,島與東面湖岸之間建一座十七孔長橋相連。在原西湖的西面另挖兩片較小的水面,三片水面之間有柳堤相隔。
擴大湖面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北京城有了一個較大的水庫;另一是湖面擴充套件後大大改變了山與水的相互關係,使原來的小“西湖”真的變得蠻像杭州的大西湖了。杭州西湖有蘇堤六橋之景,頤和園的西堤也修了六座橋,可見乾隆仿效杭州西湖之熱忱。頤和園東北角有一個名為諧趣園的園中之園,那是仿效無錫惠山園而造的。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的母親六十整壽,他藉祝壽之機,將甕山易名萬壽山,湖則改稱昆明湖,又逐步添置建築,廣植花樹,完善景點。將這座新的皇家園林命名為“清漪園”。清末,西太后慈禧重修該園,改稱“頤和園”。
明代計成所著《園冶》是講中國造園的一本重要著作。作者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造園藝術原則,其中最根本一條原則是“師法自然”。頤和園體現了這個原則。而你到法國的凡爾賽一看,那裡的佈局整齊對稱,道路筆直,水池和花壇都是幾何形式,很多植物也被弄得規規矩矩。那個凡爾賽體現了歐洲人的原則:征服自然。
中國人的“師法自然”並不是簡單地照搬自然,而是本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藝術創造。《園冶》作者說,造園的過程是“有真為假,做假成真,稍動天機,全叨人力”,而造出的園林應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08頤和園雖由人作 ,宛自天開(2)
頤和園裡的北國風光,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完美典範。
頤和園的事一時半會說不完,請來北京親歷親知可也。
09明成祖與十三陵(1)
Emperor Chengzu and the Ming Tombs
文嶽南
圖林崇誠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