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4/4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的成功以來,就不斷地在報紙上、網路上還有各種媒體上被流傳著,而俞敏洪這個人,也幾乎變成了“北京奇蹟”的代言人。
新東方的魅力,讓許多違背教育理念的教學也讓學生們甘之如飴。你可以想象所謂“口語強化”的課程一個班有三百多人嗎?現今北京所有的英語培訓班級只要強調“口語訓練”的,沒有一個班敢超過十五個人。小班教學是已經變成大家的mon sense,但是大家還是願意如此的包容新東方,維護著新東方的品牌。這樣“一心一德”的訓練,讓每個從新東方出來的學子總是不由自主的以“新東方”為榮,新東方變成一個圖騰,一個象徵,它變成了所有中國學生邁向未來的希望。
昨天,一個行銷專員又來跟我辭職。我看見他手上,依然是“新東方”的報名單……
49 奧運併發症
The Olympic Syndrome
文尹川
圖何經泰·王建秋·廖偉棠
小時候每個小學生都被老師問過同樣的話:算一算2000年你們有多大?我和我的同輩們不無驕傲地扯著那時稚嫩的嗓門喊:26,27,28……然後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是呀,等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時侯,你們就是國家的棟樑啦,所以現在要好好學習,做好當棟樑的準備……
這樣的對白聽上去有點酸,但當年這老師的話未必不是真心的——二十年前,我們確實對二十年後抱有幻想,以為一切會變魔術,現代化突然就實現,幸福降臨,我們正值年輕有為……
這般算計人生的方法,實際上是官方“文革”式集體主義造夢法的延續,加上中國父母的傳統教育思維:孩子們被教導要學會等待,“過年就會有壓歲錢和新衣裳……”,前提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