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因為母女間存在天然的感情紐帶,足以將所有矛盾化解。但婆媳間的“代溝”就不同了,處理不好極可能發展成為感情的溝壑,使婆媳反目或者老死不相往來。
有這樣一個媳婦,結婚10年,平時與婆婆幾乎不說話,她無論買什麼東西,做什麼事情都揹著婆婆。婆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說出來其實就是件小事,卻不想使得婆媳間的心結揪得如此這般。
剛結婚的時候,媳婦買了一件毛衣。回來的時候路過孃家,順便給媽媽看。媽媽卻對她說結婚了,應該攢錢過日子了,別光知道打扮自己。她聽了媽媽的話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但也知道媽媽是為了自己好,也沒往心裡去。回到婆家後,她又將毛衣拿給婆婆看,婆婆隨口就說她衣服不少了,怎麼又買了?聽了這句話,她心裡非常不自在:小姑買衣服,婆婆從來不說她,自己買就遭數落。她算是明白兒媳和女兒就是不一樣了,從此就一直迴避婆婆。這一回避,就回避了10年。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同樣意思的話,出自媽媽和婆婆之口,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這就是因為媽媽是親生母親,婆婆則是丈夫的媽,完全兩個概念。
一滴水可以對映太陽的光輝,一個家庭的婆媳關係可以反映出社會很多家庭的新型婆媳關係。壓迫式的婆媳關係是封建禮教的產物和體現。而現在,社會制度的變化使得婆媳關係已經不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只要相互尊重、理解、以誠相待,相信婆媳關係也會發展得很和諧。
在初婚家庭中出現的婆媳問題在再婚家庭中同樣無可避免,甚至再婚家庭中的婆媳關係比初婚家庭中的更加複雜。婆婆很可能對前任兒媳頗為滿意,而現在離婚了,自然而然地對新兒媳心存芥蒂,沒準還總是以審視的眼光看待新兒媳。
再婚婆媳之間關係難相處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孩子問題。再婚重組家庭中,如果是男方有孩子,女方也有孩子,婆婆自然傾向自己的親孫子,只要新兒媳對自己的“心肝”稍有差池,就引起婆婆的不滿,進而引發矛盾或衝突。
實際上,無論初婚還是再婚家庭,婆媳關係都是可以搞好的。二千年前,孟子就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向齊宣王闡述他的治國之策,即尊重自己的長輩,又以同樣的心情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又以同樣的心情去愛護別人的晚輩,這樣天下國家就可以在自己的手中。孟子的思想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尊老愛幼的傳統,而且還有將尊老愛幼由自身推及他人的美德。
傳統美德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在婆媳關係上就表現為愛的延伸和擴充套件。儘管婆媳之間沒有養育之恩,但她們也有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將彼此聯絡起來。也許她們之間缺乏牢固而深厚的血緣紐帶,但只要心中有愛,愛護對方,婆媳之間也還是可以親如母女的。是人都有被尊重,被重視的需求。如果婆媳雙方都能懷著愛屋及烏的想法,來尊重、關心對方,相信任何隔閡和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這點,相信無論是初婚還是再婚都是一樣的。有家庭就有矛盾,但是矛盾是可以用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來化解的。父母對女子有生育和撫育之恩,即使發生齟齬,過後也會親密無間。婆媳之間的一些誤解、矛盾和衝突往往是由於缺少感情而發生,又由於缺少感情而難解。倘若婆婆能把兒媳當女兒看待,而兒媳又能對待婆婆像對待自己的母親那樣孝順,相信任何矛盾都不能稱之為矛盾了。
也許有人會說,唱高調多容易啊,就是動動嘴皮子。可現實再嚴峻、情況再複雜生活也總是要繼續,選擇怎樣去生活是每個人無法迴避的。生活中,當一紙證書改變了兩個女人的生活,當身份由女兒升級成了媳婦,媳婦升級成了婆婆,兩個女人之間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那點事便開始了。究竟是和平共處,還是硝煙瀰漫,無疑都影響著整個家庭的穩定、美滿、和諧。兩個女人,同時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性質愛著同一個男人,為何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呢?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
愛是寬宏博大的。兒媳沒有必要把婆婆當成假想敵,她是你丈夫的母親,一個會無條件愛屋及烏的最偉大的女人。婆婆也沒必要仇視媳婦,因為她是唯一陪伴你最心愛的兒子共度一生的人。一個家庭要想和諧,不管是初婚的也好再婚的也罷,將婆媳經念好了也勉強能念句阿彌陀佛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當第一次的遭遇第N次的(1)
他已經和別的女人有過關係,而她還是處女。
他之前結過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