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統一宇宙模型比它更簡潔,更完美,具備更高的可信度。
當然,最終的實驗觀測結果得出的結論,如果確定了量子糾纏的速度並不夠快的話,便會徹底否定統一宇宙模型。而統一宇宙模型如果被否定了的話,多層巢狀宇宙模型便會被再一次證明正確性。
原因很簡單,既然本宇宙之內不存在理論上具備設計、建造人類可觀測宇宙的可能性,那麼就只能是上一層宇宙了。
從這一方面來看,這也可以算作是一個排除法。排除了本宇宙,就只剩下了上一層宇宙。
但具體結果究竟如何,此刻還沒有人可以確定。一切都要看最終的實驗觀測結果。
許正華的思路再一次引起了轟動。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過,不可觀測宇宙的大小,竟然還可以透過這種間接的方式來確定下限。更為關鍵的是,許正華竟然拿出了一整套邏輯嚴密的數學與物理證明,驗證了這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絡,並且透過了眾多科研學者的評測。
那麼接下來便是工程層面的事情了。
想要提高此次試驗的精度,需要在兩個方面同時發力。其一當然是儘可能提升計時器與觀測裝置的精度,其二,便是儘可能提升兩個實驗地點之間的距離。
試驗的思路則十分簡單。設定兩個維持相對靜止,且距離足夠遠的實驗地點a和b,在a點對處於糾纏態的量子進行觀測導致其坍塌的同時,向b點發射一束鐳射,而b點則同時記錄己方觀測到的處於糾纏態的量子的坍塌時間,以及觀測到由a點發射而來的鐳射的時間。
因為鐳射以光速前進,而雙方之間的距離是已知的,時間也是已知的,透過簡單的計算,便可以計算出量子糾纏速度至少是光速的多少倍。
如果想要再度提升精度,那麼再度加大雙方之間的距離便可。
此刻,以人類的技術,可測量的最短時間間隔,是2阿秒。小於2阿秒的時間,人類的裝置根本無法察覺。於是人們便以2阿秒這個時間長度為基準,乘以另一個數字,十萬億億——如果不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是可觀測宇宙半徑的一千萬億倍以上,那麼量子糾纏的速度就必須至少是光速的十萬億億倍以上——結果是2000秒,光速前進2000秒,大約可以傳輸出6億公里的距離。
於是,a點和b點之間的距離,至少要有6億公里才能滿足觀測精度。事實上,為了確保精度,人們最終將這個距離確定為了8億公里。
這個距離,大約略少於木星和太陽的距離。
以人類此刻的遠航能力,完全有能力遠航出8億公里的距離,甚至比這個距離更長都能做到。只不過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人們最終還是確定了8億公里這個距離。
在前期緊張而快速的籌備工作之後,在許正華那顆被摘除出身體之外的衰老心臟終於透過最先進的技術修補完畢,再被裝進他的胸膛之時,太空電梯太空端,也是人類此刻最大的太空基地之中,經過緊急改裝的“星塵”號遠洋科考船,載著大量的科研裝置和各種物資,以及五名宇航員,離開了地球。
為了節省時間,星塵號遠洋科考船並未採取常規的,多次往返不同行星,藉助不同行星引力為自己加速的航行方式,而是直接掙脫了地球的引力,直接依靠自身燃料開啟了加速旅程,並在大約兩個月時間之後,到達了預定地點。
它將自己的航速降低到了甚至不足以維持圍繞太陽運轉的速度,只為了與另一艘被髮射到距離地球大約十七萬公里處的另一艘飛船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而這個速度是不穩定的,引力會導致它向太陽墜落。只不過時刻啟動的發動機抵消了這一部分引力影響,讓它可以停留在這裡。
一道鐳射束從a點發出,向它飛馳而來。而就在同時,處於量子糾纏態的粒子,也因為外部觀測的到來而塌縮。這個時間段,則被精度為2阿秒的原子鐘記錄了下來。
大約44分鐘多一點時間之後,這束被超高精度轉向儀控制著的鐳射束,準確的穿越了八億公里的遙遠距離,到達了星塵號遠洋科考船的接收器之中。而在這一瞬間,星塵號遠洋科考船之上的原子鐘也同樣以2阿秒的精度,記錄下了當前的時間段。
隨後,記錄著這次試驗的資料,被高增益天線傳送回了地球方向。
試驗總計重複了幾十次,耗費了數天的時間。之後,星塵號遠洋科考船停止了位置維持推進,於是它便開始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之下,向著內太陽系“墜落”。在完成了姿態調整之後,它的發動機再度被啟動,於是它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