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裡也養懶了,所以便讓他跟著他爹去收租,權當是無事找事。”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八章:反差太大(第七章求月票)
葉春秋心思一動:“也不盡然,難道只有讀書才有出路?嬸子,俊才體魄好,我有個主意,你不妨聽聽,不如讓他學武,去考一考武試。”
武試就是武舉考試,明朝武舉創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直到成化十四年才根據太監王直的建議,以文科為例,設武科鄉、會試。弘治六年的時候,定武科六年一試,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準試弓馬。後又改為三年一試。考試內容主要是馬步弓箭和策試。
大明朝重文輕武,武官和武舉人、武進士在文官們面前幾乎抬不起頭來,可是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無論怎麼說,這也是個官,在文官跟前低眉順眼的,可有了官身,總也比平頭百姓,或者跟在老爹背後收租或是蹲在家裡玩泥巴強。
葉春秋之所以動這個念頭,是因為俊才雖然考不中秀才,可好歹在族學也讀過這麼多年書,文化的底子還是有的,武舉所需要的文化功底不需要太高,不過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睜眼瞎呢,俊才比他們要強,除此之外,就是弓馬了,俊才平時就愛耍氣力,動不動就要揍人,體格又大,只要苦練,機會還是很大,畢竟考武舉的人不多,因為讀書的人不屑於去考武舉,而有力氣的人大多都是底層的莊稼漢子,大字不識,這是俊才的優勢。
三嬸一聽,也是動了心,她心裡開始核算,中了武舉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