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皆可成道,楊軒只需要將天道之下的空間法則徹底領悟就可以成為天道之下的至人。。。
所謂至人,其實也是混元大羅金仙的一種,這到是楊軒和鯤鵬一起探討的結果。將這法則完全領悟只是不能像後世的聖人一樣不死不滅,法力境界卻是與之相等,不過後世沒聽說過有至人這種境界,怕是被聖人壓制了。。。
天道浩瀚如煙海,運轉迴圈,生生不息。元神遊於其中,天道顯出的一股氣息當中尋找遇於自己的道念,再顯化於心神之中,推演感悟。每有一絲領悟。法則便回饋一縷氣息,加持於元神之上。道行便可精進一絲。
“天道始於一,生於三。全於五,盛於七,極於九。”楊軒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天地之間雖說有九個聖位。可最多隻能成七個,加上一個鴻鈞,便再也容不下第九人了。再想後世三皇,得無量量功德,只能居於火雲洞這天地第一洞天之中,才可享無量量劫運而不滅。這三人加一塊也只能算半個聖人。如此八個半,正好不滿九數,於天道留有餘地。這絲餘地也正是聖人發揮威能之所在。不過這只不過是天道為了更好的控制洪荒才所弄出的藉口,否則太多至人,連天道都無法壓制。還有種可能便是至人太多,對洪荒破壞太大,因此才說出這種理由。。。
“修道,你知為何我輩煉氣士把修煉叫做修道嗎,你又知道修煉二字因何而出嗎?”聽到楊軒的問話,白澤不由一陣傻眼。
白澤搖了搖頭,對楊軒恭聲說道:“弟子愚頓,不知何意,還請老師解惑!”
旁邊的鯤鵬也是無語的看著楊軒道:“我都還未曾理解什麼叫做修道,你卻問弟子這個問題不是為難人家嗎?”
楊軒嘆了一口氣,“洪荒知道修道修煉二字由何而來的不多了,就是師傅自己也只能用自己的理解來教導你了,希望不會誤人子弟”
“修道。修的是天道。可天道如虛如幻,無可名狀,不可捉摸。又怎麼修呢!天道如途,只有煉就一顆不為外物所動之心,固道心,定心神。才可能有望道途。
煉,便是要人煉心啊!不修道心,不固心神,便是有通天道法,也不過是小道。心性如一,道心圓透!
所以說修道最苦,苦於孤獨,苦於長久。但只要不放棄,終能到達自己最大成就之時。。。。。
真辛苦,週末每天要碼好多章,給些慰勞吧··票票什麼的··
第四十二章 修道之途路且長天道難期定道心
(這章是給大家解釋下什麼是修道,鳳瀟也很想能夠像這樣灑脫啊,這章也是回答那些認為洪荒小說不該有太多道侶的人的疑問,其實修道並非不能有很多道侶的,各有各人的道,不可勉強啊)有人打賞了,還是兩次588。。謝謝飛洃ぜ湮摚�
為何修道苦久長還有這麼多人踏上修道之路呢?
因為無論是先天大神還是後天的小妖心中都充滿了多欲與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過於求得長生不死之果實;好奇之最甚者,莫過於探尋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間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兩種心理之總和。。。因此有了生命之身心著手薰脩,鍛鍊精神而力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縛,以達成外我永恆存在,進而開啟宇宙生命原始之奧秘。故而有無數的人踏上了修道的旅途。
然而修道卻是困難,如今的這一干大能卻已經不再是屬於修道的境界了。楊軒說著還搖搖頭表示自己對許多大能的不贊同。
敢問老師,我們為了爭奪這些法寶是否背棄了最初修道的意思?白澤帶著滿心疑惑問向楊軒。。。
楊軒只是說道:“不算違背,皆因此物系道行高低啊,要知道先天法寶最為難得的是其中擁有法則印記提供參悟,亦是為了修道。不過白澤你可知道為何我等修道之人最初都要靜坐修道?”
是能夠靜下心來專心修道吧!白澤回答。
楊軒搖搖頭繼續問道:“為什麼修道要靜下心來?”
“這?白澤一陣語塞,不知道如何回答。”
正巧在此時看到鯤鵬在倒茶,只見一杯茶清澈無比,然而鯤鵬卻在其中放入一塊奇特的石頭。而後又汙濁的東西沉澱下來。鯤鵬說道:“這水是我從北海的某個洞窟中取來,卻不料會如此的骯髒。
白澤頓時一拍腦袋說道:“弟子愚昧,譬如象一杯水,當它本來渾濁的時候,根本就看不見有塵渣。如果把這一杯水安穩地、靜靜地放在那裡,加上一點點的澄清的東西,很快變會發現杯中的塵渣,紛紛向下沉澱。不是這杯水因為在安靜的狀態,而起了塵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