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 (第2/2頁)
酒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氏朝鮮軍隊負責觀戰,全程不敢參與作戰,與李氏朝鮮京畿右道防禦使:高彥伯,匯合之後開始在遠處放箭。
很快明軍就向北方的惠陰嶺撤退,在被倭軍追擊了一段路後,亦於酉時回到了王京,至此「碧蹄館之戰」畫下序幕。
戰亂過後,明東征提督透過審問倭軍俘虜以及截獲李氏朝鮮文書中所得情報,重新估計了一下倭軍人數,他斷定李氏朝鮮官員說謊,並且還發現→射傷我之家丁及馬匹者,俱是爾國之箭!
這充分的說明了,有李氏朝鮮人在幫助倭軍作戰,讓他非常失望。
正月28日,明東
徵提督在上報戰況給朝廷兵部的怒斥李氏朝鮮文書後,便返回了臨津江重新佈防。
2月初6日,明神宗:朱翊鈞,為了堵住群臣們的嘴穩定局面,也想把明皇三子:朱常洵,留在京中暫不封為親王就藩,便下詔暫停三位皇子並封王之皇命……。
這邊雖然明軍把防線縮回到京畿右道臨津江以北,但是京畿右道漢城府周圍,仍活躍著各路李氏朝鮮人的武裝勢力。
頂替李氏朝鮮兵曹備邊使:李鎰,之職的李氏朝鮮兵馬僉節制使:李薲,率兵3千人,仍駐紮在京畿右道臨津江南岸的坡州牧。
而新任的李氏朝鮮全羅左道觀察使:權慄,接替了李氏朝鮮全羅左道巡察使:李洸,之職率兵2千3百人駐守在京畿右道漢城府高陽郡。
李氏朝鮮京畿右道防禦使:高彥伯、李氏朝鮮平安西道義軍首領:李時言,駐紮在京畿右道楊州郡蠏逾嶺。
同時漢城府周圍還有4路僧兵部隊在對抗倭軍,待明軍撤退之後,倭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剿滅僧兵。
2月初9日,一支1千人的僧兵與倭軍在漢城府以西20公里的慈城遭遇,一場血戰下來,僧兵們被殲滅了,但倭軍也受到了一些損失,最後不得不退回漢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