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系裡的副教授層級必須有一位女性,而海倫適時出現。雖然海倫對自己的資格頗有自信,但她知道自己並非靠實力贏得終身職的。
至少海倫沒跟學生上過床;還沒有。哈里遜·傅萊契卻有過,且無可原宥地把他的性生活放在比工作更特殊的地位。不過他還是找到另一份工作。蓋普夫妻跟傅萊契夫妻殘存的友情,倒是因著傅萊契一家被迫搬離而得以保全。此後,兩家夫婦每年差不多隻見兩次面;距離淡化了不愉快的情緒。艾麗斯還是可以跟蓋普聊她無懈可擊的文句——透過書信往還。他們不需要再抗拒肉體接觸的誘惑,即使只是用購物車製造車禍。他們步入一般老朋友的狀態:也就是,聽到對方音訊——或偶爾相聚時——才想起有這麼個朋友。不聯絡時,彼此一點也不想念。
蓋普扔掉了第二部本小說的初稿,開始寫第二個第二部小說。他不像艾麗斯,他是真正的作家——不是因為他文字比她優美,而是因為他知道每個藝術家都應該知道的事——照蓋普的說法:“只有結束一件事,並且開始另一件事,才會成長。”就算所謂的開始與結束都只是幻象也好。蓋普並沒有寫得比別人快或多;他只是工作的時候,始終抱著要完成的念頭。
()免費電子書下載
他知道,他的第二本書撐飽了從艾麗斯那兒留下的精力。
書裡到處是傷人的對白、讓雙方火辣辣作痛的Xing愛;書中的Xing愛讓雙方都有罪惡感,卻也往往因而渴求更多的性。不少評論家都引述這一矛盾,有的稱這現象“聰明絕頂”,有的卻說是“愚不可及”。一位評論家說這本小說“尖酸而真實”,但他倉促地指出,就因為尖酸,所以這本小說註定只能成為“非主流經典”。這位評論家推論,要是能“潤飾掉”大部分的尖酸,“更純粹的真理就會躍然而出”。
關於這部小說背後的“理論”,有更多荒誕無稽的論證。一位評論家費盡力氣求證,這部小說認為只有性行為可以幫助人深入地瞭解自我,但性行為當時,又是一般人最缺乏深度的時候。蓋普說他從來沒什麼理論,他暴躁地告訴記者,他寫的是“一出嚴肅的婚姻喜劇和性鬧劇”。後來他寫道:“性之於人,會把我們最嚴肅的企圖變成鬧劇。”
但不論蓋普說什麼——或批評家說什麼——這本書賣得並不好。書名《戴綠帽的第二陣風》,就幾乎沒人看得懂;甚至書評都令人愈讀愈糊塗。它的銷售量比《拖延》又少了幾千本,雖然吳爾夫向蓋普保證,這是第二本小說常見的下場,但蓋普——有生以來頭一遭——覺得自己失敗了。
吳爾夫是個好編輯,為了保護蓋普,他一直不讓他讀某篇評論,但他又怕蓋普會意外讀到;最後他還是不甘願地將這篇美國西岸報紙的剪報寄來,並附一張字條說,他聽說這位書評家有荷爾蒙不平衡的問題。大致而言,這篇書評指出,蓋普這位“知名女性主義者珍妮·費爾茲沒有才華的兒子,寫了一本充滿性歧視的小說,耽溺於一點啟發也沒有的性描寫之中”,真是既下流又變態,諸如此類的話。
蓋普是珍妮一手帶大的,當然不會輕易被別人對他的觀感左右,但甚至海倫也不喜歡《戴綠帽的第二陣風》。甚至艾麗斯充滿愛意的信裡,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這本書。
《戴綠帽的第二陣風》講的是兩對已婚夫婦的婚外情。
“哎呀,我的天!”這是海倫第一次得知這本書內容的反應。
“寫的不是我們,”蓋普說,“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採用這個主題。”
“你還一直跟我說,”海倫道,“自傳性的小說是最糟的。”
“這不是自傳,”蓋普道,“你看了就會明白。”
她還是不明白。雖然這本小說寫的不是海倫與蓋普還有哈里與艾麗斯,它講的是四個人,他們之間的關係到頭來變得不平衡、性方面太牽強,終於破滅的故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8第二個孩子、第二本小說、第二次戀愛(6)
這四個人每人都有一種身體上的缺陷。一個男人是瞎子。另一個男人有嚴重的口吃,他的對白簡直不忍卒讀。珍妮大罵蓋普,說他拿已故的丁奇先生調侃,實為大不敬,但蓋普傷心地認知,作家不過是觀察者——人類行為精密而無情的模仿者。蓋普無意冒犯丁奇;他不過借用丁奇的一種習慣罷了。
“我不明白你怎麼可以這麼對待艾麗斯。”海倫說。
海倫指的是缺陷,尤其是女人的缺陷。一個是右臂肌肉會痙攣——她的手總是閃電般飛出,打擊酒杯、花盆、小孩面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