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孩子長大後會富有正義感。他們會同情並安撫其他哭泣的寶寶。十幾歲時,他們會對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介懷,並努力透過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它。他們會關愛他人!因為植根於他們內心的敏感度,他們願意逆流而上,讓社會變得更美好。這些孩子會是未來世界的塑造者和領導者,他們能推動和促進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能與他人親近是接受親密育兒法的孩子顯現出的另一種出色本領。這些孩子會對人——而不是事物——產生情感。即使在現在這種被機械圍繞的社會環境中,他們仍然對人充滿情感。在母親臂彎里長大的孩子習慣於與他人交往,並能從人際交往中獲得滿足感。這些孩子更容易成為同齡人的知心好友,日後也更容易與伴侶建立真摯的親密關係。因為這些孩子學會了付出與接受愛。
親密育兒法是與時俱進的。現在的孩子們正遭受著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的衝擊,尤其是電視和電腦遊戲。這種流行趨勢將會延續很久,優秀的父母們充其量只能設定障礙,讓這種衝擊的速度減緩。親密育兒法讓孩子在接觸這些機器之前充分感受到人的溫情,當他們長大後,自然會對人而不是機器滿懷情感。
第1章 什麼是親密育兒法(12)
接受親密育兒法的孩子更好教嗎?
教育——你一直期待著聽到這個充滿魔力的詞語。對於採用親密育兒法的父母和孩子來說,教育確實更容易。父母透過親密育兒法培養出的敏感度使他們能直覺地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舉例來說,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因為父母命令他“該走了”而開始大哭大鬧,這是個非常常見的問題。我曾聽見過許多父母說:“他就是不肯聽話。”這些年,我仔細觀察了瑪莎對這類問題的處理方法。她對孩子的感受非常敏銳,所以她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知道孩子不願意離開以及開始哭鬧的原因。她用“告別”的方法來解決這種問題:在要求孩子離開前幾分鐘,她在孩子身邊蹲下來,讓孩子和遊戲場上的每個夥伴以及每個玩具說“再見”。父母對孩子的理解讓孩子自願地結束了遊戲,避免了常見的爭吵。有孩子的生活因為親密育兒法而簡單起來。
“教孩子”並不是你要對孩子做什麼,而是你要和孩子一起做什麼。寶寶在襁褓中時,想教他就得先了解他,讓他感到舒適。感覺舒適的寶寶更容易做出正確的行為,尤其這種行為是因為內心的驅使而非外力強迫做出的。能讀懂寶寶暗示的父母就能知道寶寶行為的真正含意,從而可以引導他們做出合乎禮儀的舉止。教育其實是父母與子女間的一種關係,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詞——信任。孩子如果有個權威人士可以信任,他就比較好教;而這個權威人士如果能瞭解孩子的心意,他就會更好地教孩子。使用親密育兒法的父母能夠更明白地向孩子傳達出他們對孩子行為能力的期望;而接受親密育兒法的孩子更容易理解父母對他們的期望。總之,與父母有親密關係的孩子更好教。
一天,在我的診所裡,一位母親照料寶寶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對寶寶的暗示極其敏感,寶寶餓了就餵奶,寶寶不舒服就抱起來哄,寶寶想玩就陪他玩。他們母子相處得其樂融融,我忍不住對她說:“你真是個好媽媽。”
當父母和孩子產生隔閡時,想教育孩子就不那麼容易了。這時父母會覺得已知的辦法“全都不管用”,從而開始學習別人的一些方法,卻很容易進入一種“嘗試——失敗——再嘗試——再失敗”的惡性迴圈。這種做法通常的結果是讓父母與孩子的隔閡更深。與父母沒有親密關係的孩子不好教,因為他們的行為不是源於信任,而是憤怒。
親密育兒法最大的好處是培養了父母瞭解孩子的能力。建立親密關係就是教孩子的開始。
親密育兒法對孩子的最重要的一項長期影響,叫做“潛移默化”。記住,你的孩子將來也會成為別人的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他從你這裡學到的育兒方法將來會被他用來撫育他自己的孩子。在孩提時期,他們就學會了照顧人的態度,這種早期的印象會一直伴隨他們成長。有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小寶寶亞倫來我的診所做健康檢查,一起來的還有她 歲的女兒蒂法尼,蒂法尼也是接受親密育兒法長大的。亞倫一開始哭鬧,蒂法尼就上前拉著媽媽的衣角,著急地說: “媽媽,亞倫哭了!抱抱他,搖搖他,喂他奶!”你可以想象一下,將來蒂法尼做了媽媽以後,如果她的寶寶哭了,她會怎麼做?她一定不會去叫醫生,也不會去翻書找答案,她一定會下意識地把寶寶抱起來,哄一鬨,然後開始餵奶。
不光是3歲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