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不會改變我的風格,對!就是爆炸,更多的爆炸!”

新聞會接近尾聲的時候,杜克接受了一些媒體的採訪,問及新電影的題材時,他的回答簡單有力,“明年夏天,你們會看到史無前例的的爆炸場面,整個北美乃至全世界都會陷入火海。”

“羅森伯格導演!”有記者高聲問道,“你是想摧毀全世界嗎?”

“如果可以的話。”杜克聳了聳肩,“我很想在電影中這麼做!希望未來能有這樣的機會。”

“能透漏下具體的題材嗎?”又有記者問道。

“這會是一部科幻片。”杜克也適時的回答,“大致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人類絕地反擊的故事。”

說完,他對主持人打了個眼色,對方默契的宣佈新聞會結束。

回到後臺,將簽下的協議丟給南希·約瑟夫森,杜克離開四季酒店的新聞大廳,轉到一邊的安全通道,直接透過樓梯進入了三樓,華納兄弟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在這裡的宴會廳還有一個媒體派對。

至於新聞會上籤下的協議,只是形式而已,具體的協議早在幾天前就簽訂了,南希為此與華納兄弟和二十世紀福克斯聯合組成的製片方,進行了數輪拉鋸式的艱苦談判。

最開始,南希為杜克喊出了1500萬美元基礎酬勞加影片全收入百分之二十的最頂級導演合同,製片方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然後雙方進入了討價還價的扯皮階段,華納和福克斯也清楚,以杜克如今的成績,已經有了要求分成的資本,開出的卻是500萬美元加百分之十五票房淨收益分成的待遇。

談判想要達成結果,雙方必然都要做出一定的妥協讓步,在一週多的接觸裡,各自試探過底線之後,在杜克的同意與華納和福克斯管理層的預設下,在分歧最大的導演待遇上達成了一致。

因為杜克將重點放在了票房分成上,不得不在基礎酬勞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協,導演、編劇加執行製作人的聯合基礎酬勞,比杜克預期的減少了一半,只有500萬美元。

而想拿到票房分成,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好萊塢的製片和發行公司都是吸血鬼,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作為保證,他們哪裡會輕易鬆口。

這是一份階梯式的分成協議,杜克將以“預付款+票房收入分成”的形式獲得報酬,他先期可以分三次獲得500萬美元的預付款,後續再按照影片的票房收入情況獲得分成。

如果未來《獨立日》的北美票房僅僅過億,杜克只能拿到50萬美元的基礎獎勵;北美票房過1億5000萬美元,則享受北美票房百分之五的分成,過2億後分成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十,2億5000萬是百分之十五,3億是百分之二十,這也是最高的分成比例了。

海外票房方面,1億5000萬美元是基礎分成點,同樣是50萬美元獎金,而後海外票房每增加1億美元分成比例提高百分之五,最高不超過百分之二十。

影片越大賣,導演獲得的相應收入就越多,這樣一份合約,可以說將杜克與電影緊緊綁在了一起。

這種知名核心主創人員階梯式的收入分成方式將會變成好萊塢大片的慣例,因其一方面可以鼓勵主創人員更傾心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太高的前期投入帶來的巨大風險。

想要獲得高收入,那很簡單,想盡一切辦法把影片製作的更為精良和受歡迎。

進入宴會廳,華納兄弟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的人早就等在了門口,直接帶杜克找到了傑夫·羅賓諾夫和蒂姆·費舍爾,在他們的介紹下,與現場的一些媒體從業人員一一打著招呼。

宴會廳非常寬闊,有三個籃球場那麼大,人卻顯得極其密集,這也從側面印證了華納和福克斯的號召力,兩家早不是獨立的製片和發行公司了,他們背後有著更為龐大的媒體平臺,在宣傳時能動用的力量,也不是好萊塢的獨立公司可以比擬的。

當然,這對杜克和《獨立日》來說都有好處,否則他也不會讓南希穿針引線促成兩家公司的合作。

出色的電影需要更加出色的宣發和媒體推廣平臺,這在好萊塢是最為淺顯的道理。

能出現在宴會廳中,基本都是時代華納和新聞集團旗下的媒體,再加上有南希·約瑟夫森跟在身邊提醒,杜克應酬起來也不算太難,偶爾有新聞集團旗下的小報負責人故意提出一些過於私密化的問題,也被他繞著圈子推到了馬里布海灘外的太平洋上。

宣傳可以配合,但主動洩自己的老底,杜克是不會做的,何況這還是電影的先期宣傳階段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

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

貓寬
關於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關於關於成為魔王這件事:『首先恭喜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你成為了新一任的魔王……不,或許該默哀才是,因為這代表你這輩子沒指望了,會死得很慘很慘!』---引述自第三任魔王遺留日記開頭。無頭騎士(痴女):「魔王大人,您今夜需要屬下侍寢嗎?」人馬(正義廚):「主君,請端正您的言行舉止,您象徵著魔王城的對外形象。」天使(醬油黨):「吾餓了。」許墨(魔王):「不好意思,我手下的腦袋好
歷史 連載 17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