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的人口一直維持著負增長。
於是,朝廷上就出臺了一條非常坑爹的政策,那就是,把各地流民收入軍隊系統。然後分配到邊關為士兵。天知道,那些流民在入伍之前。根本就是個只會種地的農夫!這些農夫不要說什麼軍事素養了,在面對著狄人的箭雨的時候,連盾牌都撐不起來。如果邊軍原來計程車兵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數量之上,再加上軍糧足夠的話。又遇見個有點本事的將領,也許還能夠把人訓練出來。可實際上,能夠得到兵員補充的邊關衛所。基本上,兵員都在一個危險的數值以下。軍糧嚴重不足,即便有那麼兩個將領有心做一番事業,上面還有那貪財的監軍壓著呢。
至於為什麼每年被收入軍隊的流民那麼多,可到達邊關的實際人數卻不足一半,那是因為隱戶,因為高門大戶需要人手,因為那些百姓不想去邊關送死所以賄賂了帶隊的官吏,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
這也是第二個理由,那就是,大齊面對草原人總是輸,從上將軍去世之後一直輸,大齊的邊軍早就沒了士氣二字。現在的大齊邊軍們,在面對百十個狄人騎兵的衝刺的時候,哪怕自己有幾千人也會不顧一切地往後面跑。
剛剛被賈玖救下的時候,長樂公主除了害怕之外,也恨那些邊軍將士,可是三年的軍旅生活,讓他知道了大齊邊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他們的處境又是何等的艱難。
連肚子都吃不飽、全軍上下個個面黃肌瘦,甚至連人手一根長槍都保證不了,這樣的軍隊,談什麼戰鬥力!
剛剛從草原上被救回來的長樂公主心裡是怨恨的,他怨恨自己的父親,怨恨他送自己和親,怨恨朝廷那些主張可親的大臣,也怨恨邊關這些一直吃敗仗的將士們。那個時候長樂公主,根本就不想聽,也不想看,只想縮在自己的世界裡面,自怨自艾哀嘆自己不幸的命運。
也可以說,如果他一直保持著那個狀態,他就真的毀掉了自己,
那個時候,賈玖幾乎是半拉半壓著他在安遠衛裡到處走動,讓他看到,安遠衛的將士們的伙食,讓他看到安遠衛將士們的武器,讓他看到安遠衛將士的防具,也讓他看到安遠衛的軍防設施是多麼地簡陋和匱乏。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長樂公主這位生長在宮廷裡面的深宮公主終於睜開了雙眼,用自己的心去了解大齊邊軍的實際情況,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長樂公主才沒有繼續反抗,任由賈玖拉著他去衛所外面種植那種不好吃卻管飽的糧食,拉著他一起為安遠衛縫製帳篷,拉著他一起修補拒馬等城防設施。
長樂公主還記得,那一年,自己正跟著賈玖在安遠衛外收穫紅苕,結果收到一半的時候,狄人來襲。當時已經在走火入魔中煎熬了許久、功力降低到了一個極限的賈玖立刻就抽出了自己的劍,而那些將士們則不顧一切地扛著自己搶上馬背往衛所裡面跑。
那個時候,自己是何等的害怕,趴在馬背上的自己想起了自己悽慘的遭遇,控制不住地尖叫連連、拼命掙扎,結果,卻直接造成了三十多個將士死在狄人的手中。
也是那一次,賈玖第一次甩了他一個巴掌。
回到京師的長樂公主心中已經不再怨恨,他不再怨恨自己悲慘的命運,也不再怨恨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也不再怨恨那些邊軍將士。甚至皇帝要求嚴懲那些大臣們的時候,他還為他們求了情。
因為長樂公主知道,除去那些主戰派和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主和派的大臣們,他們要求和親的理由也是不同的。有相當一部分官員是清楚邊關的情況。也知道大齊軍備嚴重不足,這才提出主動求和。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兩國交戰,以大齊邊關的實際情況,絕對不可能把狄人的鐵騎擋在邊關之外。這些大臣們在主和派中佔據了相當一部分。
他們不過是在發動戰爭對大齊的傷害和主動求親對大齊的傷害的兩個方式中,選擇了傷害比較小的一個而已。
即便是長樂公主自己,經過了最初的憤怒之後。對這些大臣也充滿的敬重。因為這些大臣。很多都是真心為大齊打算的,而且在這些大臣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提出了拖字訣。先拖著狄人,然後抓緊時間準備軍備。
可以說,如果不是背後有人搞鬼的話,按照這些大臣們的計劃。只需要三五年的時間,邊關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問題是。端榮長公主出手了。
現在的長樂公主很理解當初端午長公主的想法:我是那麼的不幸,如果大家跟我一起不幸,那麼大家就能夠體會我當初的痛苦了;我是那麼的痛苦,如果大家跟我一起痛苦。那麼大家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