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路,先奔第一站!”
“哦,潘鄉長就是報道里提到的潘寶山吧。”祁宏益問仲崇幹。
“是的,是的。”仲崇幹道,“夾林的農業結構調整,是我到任前黃開建書記抓的工作,他去農業局後,就一直交由潘寶山負責。”
“嗯,不管誰負責,要持續抓牢抓好。農業發展是富祥縣現階段的工作重心,要花大力氣去扶持。”祁宏益道,“抓點緊吧,去現場轉轉。”
車隊不急不緩地行進,很快來到斜坡村設施蔬菜大棚區前。
潘寶山最先下車,向後走了幾步,迎上祁宏益。
“祁書記好!”潘寶山稍一哈腰,微笑著伸出雙手,“歡迎祁書記蒞臨夾林指導工作,我是小潘,潘寶山!”
祁宏益抬手和潘寶山握了握,“哦,潘鄉長,潘寶山,夾林的新型農業搞得有聲有色,在持續抓好專案的同時,也要注意總結經驗,爭取大踏步前進。”
“在祁書記的指導和支援下,那是肯定的!”潘寶山響亮地答著,回身指了指蔬菜大棚,這個時候不能只說空話表態,要及時展示成果,“祁書記,這一片溫室大棚自去年年中開展以來,專案推展進度很快,現在已出具規模,由當初的十幾戶發展到現在的近百戶。據一季收入測算,種植戶年人均收入可逼近萬元大關!”
潘寶山邊說邊引導祁宏益來到魯成升的蔬菜大棚前。
魯成升正和家人摘脆嫩的黃瓜、鮮紅的西紅柿,忙得熱火朝天。
“這已經是第二茬了!”魯成升提著一筐西紅柿樂得合不攏嘴,“摘一茬蔬菜就能趕上種一年的糧食!”
“他是斜溝村村支書。”潘寶山指著魯成升向祁宏益說,“去年專案開始時,村幹部們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在‘先富帶動後富’的影響下,村民幾乎是爭先恐後地加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