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眾人無法商議,李至宗下令繼續南下,大軍浩浩蕩蕩南下,大約走出八十里,遠遠地已經看見了靈州城,李至宗隨即下令,大軍就地駐紮。
各部落軍隊都攜帶了自己的駱駝運輸隊,馱著各種軍資物品,都帥下了令,大家紛紛動手紮營,很快,一座座大帳象雨後的蘑菇一樣出現在曠野裡,各軍幾乎都是各自為陣,沒有統一的紮營標準,有的圍上柵欄,有的卻用長矛包圍一圈,有的挖壕溝埋鹿角,有的索性什麼都沒有。
屬於李至宗直轄的軍隊只有五千人,他也需要扎一座中央大營,考慮了良久,李至宗最終決定將中央大營紮在拓跋部和細封部之間。
當天晚上,李至宗正在大帳裡給天子李乾順寫信,這時,門外有士兵稟報,“啟稟都帥,外面有宋軍使者來下戰書!”
李至宗連忙停住筆問道:“人在哪裡?”
“是射的箭書,人已經走了。”
“那信在哪裡?”
士兵走進大帳,將一封信呈給李至宗,李至宗連忙開啟信看了片刻,是李延慶寫給他的親筆信,下面有西夏文翻譯,約明天兩軍一戰,雙方各出萬人。
李至宗連忙令人把大將黎朵請進來,黎朵也是拓跋部人,全名叫做拓跋黎朵,參加過很多次和宋軍及其金兵的作戰,作戰經驗十分豐富。
“都帥找卑職?”黎朵行一禮問道。
李至宗將戰書遞給他,“李延慶剛剛令人送來的,你看看吧!”
黎朵接過戰書看了一遍,笑道:“這是李延慶要試探我們虛實呢?”
“那是戰還是不戰?”
“當然是戰,我們也想了解宋軍的底細。”
“可是.....你覺得派那支軍隊比較好?”
黎朵猶豫了一下,他是拓跋部人,當然不想讓拓跋部去,“這個任務要麼就交給細封部吧!”
李至宗也覺得不妥,這種安排會讓細封部不滿,他想了想便道:“那就掛出去吧!看哪個部主動請纓。”
李至宗隨即令人將戰書傳到各個部落,不多時,拓跋威走了進來,躬身道:“都帥,明天挑戰,讓我們拓跋部去試試!”
李至宗大喜,不愧是年輕人,果然爭強好勝。
“那好,我帶眾將給你壓陣助威!”
.........
一般而言,一場大的戰役並非一戰就能分出勝負,它往往被分割成無數小戰役,象李延慶向西夏軍提出的約戰就是其中一種。
這有點像劍客約鬥一樣,雙方明確地點和參加人數,一般而言都不會出爾反爾,故意弄虛作假,作假並沒有意義,反而達不到約戰的目的。
約戰一場主要想試探對方的實力,對方都想達到這個目的,當然也不排除有的軍隊想示弱,故意派出弱旅,但這樣做的後果比較嚴重,會影響到主力大軍的軍心士氣。
所以這就需要主將權衡,不過一般而言都是求勝,雙方都派出比較強悍的軍隊。
李延慶派出的是龍驤軍,但是由他親自率領一萬軍出戰,為此,他特地出動了三千重甲步兵。
但李延慶的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實戰中檢驗火銃兵的效果,這支軍隊便是由五千騎兵、一千弩軍、一千火銃兵和三千重甲步兵組成。
天空放出萬道霞光,東風勁吹,李延慶屹立在軍隊的最前面,只見他身材魁偉、威風凜凜,赤紅色盔纓在閃閃發光的金盔下隨風飄逸,他的嘴角繃成一條直線,儼如花崗岩一般冰冷堅硬的臉龐上充滿堅毅和無所畏懼。
“嗚——”嘹亮高亢號角聲在曠野裡迴盪,這是宋軍起程的命令,其他號角聲也應聲響起,隆隆大鼓擂響了,一聲一聲、一陣一陣,直敲到人的心中,催人奮進,讓戰士士氣高昂。
“進軍,向西夏人進軍!”
他一聲高喊,戰馬躍身飛出,在他身後,京兆軍的戰旗在風中掩卷,一隊隊大宋士兵起拔,直向二十里外的戰場開去,李延慶縱馬飛奔,白色的鬃毛飛揚,兩邊的騎兵呼嘯向前,如同奔向海岸的洶湧浪花。
今天天氣晴朗,空中飄著幾縷輕雲,風正轉成西風,風速加大。
一萬西夏軍靜靜地簇立在一片寬廣的山丘上,在山丘最高處,高騎馬上的西夏主將拓跋威打手簾凝望著遠方。
忽然,他看見了,約五里外出現了一條蠕動的黑線,緩緩向這邊開來,越來越明晰,旌旗成雲,盔甲寒亮,‘五千騎兵!他最多隻有五千騎兵。’拓跋威心中升起一股豪氣,這一仗,他必勝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