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度濃縮與概括,其外延自然也就擴大了;它無論作為理論原則、指導思想,還是作為方針、政策,其適用的範圍,早已不僅限於文化藝術領域。
毛主席非常重視學習和研究歷史;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以服務於現實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因而“古為今用”是毛主席讀史的根本目的。學習毛主席古為今用的思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老子說:“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李世民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
古人說:“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成語說:“前車之鑑”、“古為今用”、“道冠古今”、“能者為師”等等。
這些名言、俗話、成語裡都包含有“古為今用”思想體系。
忍辱負重的司馬懿
忍辱負重的司馬懿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軍10萬至郿(今陝西眉縣)的渭河南岸的塬上,司馬懿率軍過渭河背水築壘同諸葛亮相待。諸葛亮為準備長期作戰,屯田於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這一期間,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均不應戰。諸葛亮給司馬懿送來一些婦女的衣服,羞辱司馬懿不是男子漢。司馬懿心中大怒,卻強作笑顏:“孔明視我為婦人耶?”接過衣物,厚待來使,繼續堅守。
對這件事,《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是相當精彩的,史書上也有相關記載。在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低下,所以諸葛亮故意送去女人衣服激怒司馬懿。當時,婦女是愚昧無知,懦弱膽怯的象徵。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巾幗素衣,把他視為婦人,無疑是個莫大的侮辱,意在激怒對方,使之出戰。司馬懿身為魏軍大都督,如果是一般人,絕對是咽不下這口氣的,但司馬懿老謀深算,對當時的形勢作了冷靜分析:一是戰事於魏不利。諸葛亮六出祁山,鋒芒正銳,誓與魏軍決一死戰。剛剛敗軍之後,如果貿然出戰,勝算是很小的。二是蜀國小,力弱,雖集三年之力伐魏,但後方懸遠,蜀道崎嶇,30萬大軍的補給不易解決,經不起曠日持久的消耗,所以打算速戰速決。魏國則不同,他們國大人多,物力雄厚,戰場又離渭水平原不遠,補給十分便利,利在以逸待勞。司馬懿出於對己彼雙方形勢的正確估計,在出師前就與魏主一起制定好了戰略,以守為攻,拖垮蜀軍的作戰方略。交戰不利,更堅定了其堅守待變的決心。他並非沒有羞恥之感,在他看來,受辱事小,戰爭失敗才是大。因而強忍激憤,只在“心中大怒”。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於是,司馬懿仍堅壁高壘,靜待抗蜀的最佳時機到來。
司馬懿的忍,當然不是消極的,他在忍的同時,對蜀軍的動靜也是密切地注意著,特別注意抓住機會了解蜀主帥諸葛亮的情況。蜀軍使者:“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繫纜也。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一番話,無意中把蜀國軍師諸葛亮的一個重要訊息透露給了司馬懿:“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呼?”司馬懿由此得出諸葛亮將不久於人世的估計。原來不僅蜀國拖不起,就連諸葛亮的身體也吃不消。
對於諸葛亮的這番侮辱,司馬懿沒有白忍,形勢終於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蜀軍終於熬不住了,盟友吳軍又在配合攻魏中兵敗合肥,無奈之下,蜀軍只得無功而退。
司馬懿接受巾幗素衣,很多人都以此為笑料,並以“死諸葛嚇退生仲達”笑司馬懿之怯懦。但人們卻不知道,他如果不堪侮辱,而逞匹夫之勇,蜀軍很可能打破魏國防禦而挺進中原。即不如此,魏軍也會遭到慘重的損失。
司馬懿可不是孬種,他隱忍了諸葛亮給他帶來的奇恥大辱,反而運用類推的大智慧,從蜀漢使者處得到了“諸葛亮事必躬親,身體已經支撐不了多久”的重大軍事情報,最終諸葛亮沒有戰勝司馬懿,笑到最後的是司馬懿。 。。
鄭莊公掘地見母
鄭莊公掘地見母
春秋時代的鄭國國王鄭莊公,由於他的母親姜氏策劃他的弟弟造訪,鄭莊公平定了弟弟造訪後,詛咒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再也不想見他的母親了。
可是,莊公回到國都以後,久而不見母親,漸漸地開始後悔,不覺自言自語道:“我殺了我的弟弟,又趕走了我的母親,實在是罪過啊!”
有一個叫潁考叔的人,為人正直無私,以孝敬父母誠信交友而小有名氣。
見莊公今天的情況,對人說:“母親不像母親,但是,兒子不能不像兒子,莊公今天的舉動有傷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