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答韓王恩惠,拿出家財尋覓一位大力士,隱蔽在搏浪沙刺殺秦王政,失敗後才逃到下邳藏身,亡國之情,惋惜不已。
龍天羽忽地想到陳勝欲稱王,建立“張楚”政權,歷史上曾記載他本是以秦皇子扶蘇、楚將項燕為名,號召天下百姓歸附,如今歷史已變,為何陳勝仍以張楚為國號呢?
遂向張良詢問道:“陳勝欲除我為快,自立為王,建號張楚,岳丈可知他靡下都有哪些歷史角色,為何以張大楚國為號呢?”
張良凝思道:“陳勝靡下學識淵博者以魏國名士張耳、陳餘,舊貴族蔡賜推首,而武將則居多,其中楚人周文曾在項燕和春申君門下做過官員,熟習兵法,除此人之外另有陵人秦嘉、郅人董紲、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相附,實乃沛縣義軍外第二支強大的農民義軍,可惜這些人各懷鬼胎,遲早會兵戈相倒!
“戰國末期,七國並立相持不下,直到秦王一統後,中原流域形成以秦、楚為主的兩種文化;西秦與戎翟同俗,燔百家之言,焚書坑儒,以愚黔首,所以秦文化是依賴政治而存在的,糅合少許各國文化而已。
“楚文化集南方吳、越、魯等諸侯文化發展成熟,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和神話主義色彩,崇尚自由,富有激|情,善歌好舞,故此六國滅亡後,民間流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次陳勝要以楚為號,也算動些小聰明。”
龍天羽頻頻點頭,受益非淺,想到虞姬被稱為強秦四大名姬的“東虞”正是楚越女子,由此對楚國多了幾分親切感,好奇問道:“岳丈對楚國曆史和文化有何見解呢?”
張良感嘆道:“楚國乃中原南方最大的諸侯國,土地肥沃,人才濟濟,在戰國後期四大公子中,楚國的春申君與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同時以禮賢下士而聞名天下”
“春申君!”龍天羽曾在歷史記傳中略讀過四人典故,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孟嘗君雞鳴狗盜,平原君閾與之戰,唯有春申君的移花接木最令後世人貽笑大方,效仿呂不韋送愛妾朱姬與莊襄王,以福大貴的手段,孰知中了李圓兄妹的圈套,送命棘門。
張良聽他失口叫了一聲,詢問道:“天羽也對此人破有感慨麼?這春申君黃歇確有過人之處,對楚國的強大和穩定起了一些作用,後來涉入皇室爭鬥被楚王后李嫣嫣與其兄李圓以智謀刺殺,而大將項燕正是李圓一系列集團,待李圓除去黃歇大權在握,便提升親信為軍方支柱,後被秦國王剪所破!”
龍天羽反覆聽到項燕之名,倏地想起一件事情,問道:“項燕後裔之孫,可是有一位名叫項羽的青年?”
第五卷 潛龍勿用 第七章 項籍何在
《項羽本紀》中有所記載,項籍是下相人,字羽,最初起兵時,只有二十四歲,其叔父項梁乃楚國大將軍項燕之後,項家世世代代做楚將,封在項地,故此取為姓氏。
項羽在中國的歷史上屬於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二千多年來,多少英雄豪傑如江水一般滾滾而逝,但項羽的豪情和勇猛向來被文人雅士所歌頌,只可惜短於權謀,好大喜功,生性殘暴,每攻下一座城池皆不留降卒,最後敗於劉邦。
龍天羽來到這個時代最想見到的兩個人便是劉邦和項羽,如今劉邦已經命喪劍下,但項羽至今卻全無風聲,根據史書記載,離項梁會稽起兵的日子屈指一算,為時不多矣,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西楚霸王的風采。
張良沉思半晌,搖頭道:“老夫近幾年來,以一人之力奔走天下,欲結合眾人之力抵擋暴秦,也正因此結識了各地諸多的賢才智者、勇猛壯士,楚將項燕之後有項梁、項伯、項莊等豪傑,卻不曾聽聞過有項羽的青年,或許是老夫來去匆忙,尚未遇見此人亦不可知。天羽為何平端問起此人呢?”
龍天羽愕然吃驚,心道:“項羽少年得志,力負千斤,不可一世,乃項族支柱,岳丈見多識廣,閱人無數,怎會未曾聽聞,這於理不合,難道歷史已經改變,不會出現項羽了麼?”
張良又道:“如今天下豪傑趁機而起,各自為政,相互爭奪,唯有楚地尚未有所動靜,項族人有一勇士項伯數年前被秦軍追捕,因我從中略施小計,瞞天過海騙過秦兵救了項伯,結成至交,故此透過他引介曾見過項梁及江東子弟。
“當時項梁因罪遭櫟陽官吏追捕,就請蘄縣的獄吏曹咎寫信給櫟陽的獄吏司馬欣。透過交情瞭解,後來項梁殺人,便與項莊等族中親信在吳中逃避仇人和秦兵,暗中用兵組織部署賓客和子弟,招攬賢能計程車大夫及勇士,有一支近八千子弟的隊伍,倘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