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努力,便談不上懷疑。在前進的過程中,一定會因種種困難而產生種種懷疑(幻象),我的決定是否正確?我的努力是否正確?我堅信的理論是不是有問題?或者理論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或從一開始我就受到了欺騙?這些都是正常的,他說明你認真努力過。
沒有懷疑,便談不上堅定。其實呢,你懷疑的兩個面,他都是對的,同時也都是有問題的,所以你才會懷疑!這個取捨是很困難的,必須取一而舍其他,捨去的其他未必就不是正確的,取的這個一,也未必都是盡善盡美的,究竟站在哪一邊,靠的是信念,而不僅僅是知識。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可以稱之為堅定。
沒有堅定,便談不上成功。懷疑、堅定都是成功的中間過程,你要是在懷疑中,動搖了,或者放棄了,也就等於是在成功的中途,自己主動放棄了。
沒有成功,便談不上無慾無求。只有該有的都有了,才可以很自然地達到無慾無求的境界,現實中的釋迦牟尼佛他從一生下來就是個王子,他當然可以追求更高的無求境界,一個老百姓也談無求,自欺欺人,不覺得很可恥嗎?!這才是真正的曲解了佛意。這些都是混飯混日子的假佛信徒!
沒有無慾無求,便談不上皆是虛妄。不認識皆是虛妄,便不可得無上正等正覺。
世俗的修行以成功為終點,佛家的修行以無上正等正覺為終點(沒有終點)。很顯然,佛的境界比世俗的要高的多。
而西遊記只講了從立志到成功這一段,就結束了,並沒有講更高層次的修行,因此,西遊記的主旨就是談如何成功,如果你硬要說是佛家的修行,那麼也可以看做是修佛的初級階段吧。這是不矛盾的。
(71)《西遊記》之成功法則
西遊記的起因、經過、結果,一直都是緊緊地圍繞著“如何成功”這條主線來寫的,非常清晰明瞭,為什麼就很少有人這樣理解呢?是作者隱藏的很深嗎?不是的,是中國人的性格使然,因為大家都不以談功利為美德,當然就不願意把西遊記與功利掛鉤。
然而,西遊記是一本赤裸裸的描寫功利的書,反覆的提到功果、功勞、功績。故事的開始,觀音菩薩就明確的告訴了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不是白乾,是有賺頭的,用“去”換取“正果”。就是與取經無關的人,也都是以“功”來衡量的。黃風怪一回,靈吉菩薩說:我拿他去見如來,才算這場功績哩,這個功勞是我的。金角銀角一回,老君說: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烏雞國一回,文殊菩薩說: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故事的結尾,都成了正果,怎樣成的正果?如來說得只有那麼清楚了:都是因“功”成的正果,唐僧取經甚有功果,孫悟空煉魔降怪有功,豬八戒挑擔有功,沙和尚登山牽馬有功,白龍馬馱唐僧有功。
結論:是因“功”成的正果,不是因“善”成的正果。
西遊記的作者是沒有善惡觀念的,他給小說中的人物都有發善心的一面,也有做惡事的一面,所以給人的感覺很矛盾,你不知道他究竟是何立場。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問題不是出在作者身上,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在作怪。我們從小看電視,就學會了:人物一出場,還沒開始表演,我們就已經認定了他是好人,他是壞人,否則我們無法看下去。
帶著這種思維枷鎖,當然就看不清本來的面目。傳統的行為準則一直停留在道德層面,總是以善惡來衡量評判,可善惡究竟是什麼?以何種標準來界定?你說的清嗎?西遊記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作者沒有這麼狹隘,都是一樣的。
拿現代社會來說,誰一生下來就是好人或是壞人?不存在的事,再如當今的商場、股場,大家都在裡面各施手段,博取利潤,誰是好人誰又是壞人?大家都是一樣的。
西遊記是一本描寫如何成功的書,探求的是成功的法則,沒有好人壞人,只有勝利者與失敗者,把個說教式、灌輸式的“勸善”打的粉碎!
所以,你讀西遊記,不要管他諷刺什麼,揭露什麼,這些對我們都毫無意義,只有成功的經驗才具有借鑑價值。
成功是什麼?用最簡單最直白的話說,就是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可現在偏偏要用上:成功是一種信念,成功是一種境界,成功是一種超越,這類高尚的語言,這隻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
沒那麼多廢話,成功的準確定義:達到目的。
西遊記告訴我們,成功的法則主要有三:
1。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