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探聽到,張浚想要舉行大決戰,一戰定勝負。
這個局勢非常符合江鴻飛想透過一次大決戰而一舉消滅趙宋王朝的殘餘勢力的意圖。
於是,江鴻飛以劉慧娘為總指揮,調各路大元軍向杭州推進,準備跟張浚決戰。
由於張浚一心收縮兵力在杭州城下跟大元軍決戰,太湖、天目山那一片險地,大元軍輕而易舉的就過來了。
大元軍調動的速度很快。
三月初,大元軍就來到了德清-崇德一帶。
在這裡,張浚又犯了兩個重大錯誤。
一個是,曲端曾派人向張浚建議:“敵軍來勢兇猛,我們目前應當分守其地,犄角相援,尋機而動。”
曲端雖然狂傲,但他畢竟出身將門,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他的意見是很正確的。
然而,此刻,張浚手上已經聚集起來了趙宋王朝的所有殘兵敗將,共有近五十萬,而且還有七萬騎兵。
這是一支空前絕後的龐大兵團;
再加上後勤物資充足,運輸也有充分的保證;
這些滋長了張浚輕敵的情緒,聽不進曲端的意見,反而任命劉錫為都統制,下令準備跟大元軍決戰。
張浚所犯的第二個重大錯誤就是既下決心決戰,又坐失戰機。
平心而論,此刻宋軍的兵力並不比江鴻飛帶來的大元軍弱。
——哪怕將杭州城中的十五萬大軍加上,參加此戰的大元軍也不到三十五萬。
沒辦法,江鴻飛還得分出不少人馬看住方臘的一百多萬義軍,防止他搗亂或者坐收漁翁之利。
儘管大元軍已經集結在了德清-崇德一帶,但目前,江鴻飛親自率領的中軍其實還沒到,況且大元軍是遠道跋涉而來,士卒疲憊,而宋軍卻是以逸待勞,具有明顯的優勢。
因此,宋軍諸將向張浚建議,利用杭州周圍的有利地形,趁大元軍尚未完成集結的機會,立即發起進攻。
但張浚卻故作持重,否定了這項正確的建議。
按照張浚的部署,宋軍集結於杭州城下,擺出了一副打堂皇之陣的架式。
老實說,杭州城下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決戰之地,這裡地勢平坦,易攻難守不說,還有石寶率領的十萬大軍這個不確定的因素。
而只要向北或向西後退幾十裡,宋軍便可以依山而陣了。
郭仲荀在看過地形後,反對在杭州城下佈陣,說:“兵以利動。如今地勢不利。憑什麼作戰?應該遷往高處佈陣,以扼制敵騎的衝鋒。”
但是,多數宋將不同意郭仲荀的意見,認為宋軍陣前有一條大河,足以限制大元騎兵的衝擊力量了。
郭仲荀的建議於是被否決了。
先是張浚犯了錯誤,現在是多數宋將犯了錯誤。
這一連串的錯誤,註定了宋軍失敗的命運。
不久之後,江鴻飛率領大元軍的中軍抵達戰場,大元軍作好了充分準備之後,主動向宋軍發起了進攻。
劉慧娘以鐵浮屠左軍、鐵浮屠右軍,以及其它具甲重騎兵打頭陣。
此戰,大元軍出動了幾百個,可以具化飛橋的煉氣士。
只見,幾百座飛橋憑空出現,架在那條大河上,那條阻擋大元軍的大河,立即就變得毫無用處了。
大元軍輕鬆渡過張浚等人賴以擋住大元軍衝擊力量的大河,然後一萬多具甲重騎兵就衝向了宋軍。
宋軍完全沒想到,大元軍這麼輕易就過河了,他們被大元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一萬多具甲重騎兵速度全開,呼嘯著就頂著箭矢衝入宋軍當中,直撲宋軍營前。
於是,元宋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擊的激戰。
其實,張浚排在前面的宋軍很強,張浚的一眾親信也身先士卒,率領將士搏殺。
可問題是,張浚擺在右翼的宋軍,是曲端的人馬。
戰前,張浚剛奪了曲端的兵權,張中孚、李彥琪受處分,這本來就已經引起了曲端手下人的不滿。
尤其是在大元帝國和趙宋王朝的形勢相差如此大的情況下。
到了今時今日,哪怕是這些不太懂政治的宋軍將士,也覺得,趙宋王朝沒機會了,這天下肯定是江鴻飛的、是大元帝國的。
更何況,石秀還已經派人去策反了曲端手下的人。
曲端的心腹張中彥、趙彬答應投降大元帝國,甚至答應臨陣反戈。
簡而言之。
元宋兩軍激戰到午後,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