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輕人的城府就是不夠,他們渴望表現自己,尤其是在他們以為自己有了好主意了之後,所以王楷忍不住將自己的主張和盤托出。
聽了王楷的想法,李資謙冷冷一笑,老實不客氣地打擊王楷的威望:“幼稚。”
王楷很生氣,他覺得,李資謙依舊在孩視他。
李資謙沒看王楷鐵青的臉,而是直截了當地說:“大元不宣而戰,來勢洶洶,必有一舉滅掉我高麗之意,豈能因小利小賄而止?”
讓王楷很意外的是,他的肱骨大臣金富軾竟然贊成李資謙的看法,他神情很凝重地說:“請陛下火速下詔給諸路京軍,教他們速出,以漢江天險佈防……”
羅城位於臨津江以西、漢江以北。
金富軾的意思是,將高麗京軍的六衛編為中、前、後、左、右五軍,以前軍和左軍佈置在羅城及臨津江以西地區,以中軍和右軍前進至羅城東北長和洞、華藏洞地區,將後軍及高麗京軍的二軍調入羅城,依託羅城固守待援。這樣一來,高麗王朝既可以依託堅固的羅城固守,也可以控制漢江北岸和砂川河西岸,形成西起禮成江東至板門店長達數十里的防線。
從金富軾的主張上來看,他明顯沒有王楷這麼樂觀,而是更傾向李資謙的想法,也就是,大元軍來者不善,他們一定要謹慎應對。
唯一不同的是,金富軾不同意,王楷撤出開京,逃往李資謙的兒女親家拓俊京控制的西京。
“以此布軍,或可將大元軍阻止在漢江以南,此乃我高麗萬幸,若不能如此,教大元軍渡過漢江,也可以此犄角之陣列寨於京師左右,或間隔五十里,或間隔三十里,結成連環營寨,以阻擋大元軍,以衛都城。”
“防禦漢江必用宿將,若外戚、宰執親舊、省院吏族之類,皆不可用。”
“大元軍以攻勢兇猛聞名於世,恐京軍難以應對,陛下可下令暨招十萬望軍,沿漢江修築堡壘以作屏障。”
金富軾乃新羅王室後裔,他早年曾出使過趙宋王朝,因詩文名揚中原,是一箇中國通。他兄弟五人自幼熟讀詩書,除了出家為僧的金玄湛以外,金富軾與其兄長金富弼、金富佾及弟弟金富轍皆以先後透過高麗王朝的科舉考試步入仕途,並且在高麗朝廷身居要職。
在高麗王朝的一眾臣僚當中,金富軾是對目前的形勢看得比較清楚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