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礎!�
白鶴童子往桃園中請申公豹,口稱:“師叔,老爺有請。”
那申公豹便是元始天尊以大法推算出的代天封神之人,其人之命數大是有異,數十年前元始天尊遣十二金仙之首的廣成子下得崑崙山,引其入自己門牆,這數十年間悉心栽培,那申公豹不獨天資聰穎,資質過人,後天也是勤奮,除潛心修習玉清道法,證得天仙道果之外,與兵書戰陣之學尤有獨到之處,當真是一流人物。
那申公豹聞傳,急忙至寶殿座前,施大禮說道:“弟子申公豹拜見師尊。”元始天尊問道:“你研習兵書戰策,文治韜略,可有所成?”申公豹自信滿滿,答道:“盡在胸中,已有成竹。”元始天尊輕輕一嘆,說道:“你機緣稍遜半分,仙道之途乃有一劫,可先受那人間富貴,待劫數削卻可再上崑崙,成就道果:如今成湯數盡,周室當興,你的劫數因此而來,也須由此而消。此處已非你久居之地。即刻下山扶助明主,拜將入相,他日功成身退,功德無量,自證果位。”
申公豹領命叩拜退去,辭別山中眾位師兄弟。出崑崙山,自往西歧而來。待到西歧,見城內城外萬民安康,一派富足興盛之像,果然是龍興之地;申公貌暗自點頭,不覺與自己所學一一印證。略一探聽,申公豹方知西周之相亦是一位道者,似是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大仙門下;又聞西伯侯嫡系長子伯邑考已拜入鎮元大仙門下,與那姜尚師兄弟相稱。申公豹心中不由為難起來。尋思:“不意卻被同道捷足先登,唯今之計只能從文王姬昌二子身上入手;若能成功助其上位,方顯貧道之能。不負師門所傳。”
主意即定,申公豹乃施法術,託夢於那姬發,並在城外東南方向溪邊相候,設下層層阻礙,以驗姬發心性,順便拔高自己的身份。待雙方見面,姬發見申公豹果然才華橫溢,並不在姜尚之下。大是“郎情妾意”,情投意合,自然相談甚歡,頗有相見恨晚之意。隨後,姬發以師禮禮讓那申公豹,二人偕行來見文王姬昌,又是一番深談。
姬昌此刻已知申公豹乃是入紅塵歷練而來,非是欲收姬發入門牆去求那仙道,心中平靜下來。不知悲喜。據實而言,申公豹經過特意的研習準備,顯露出來的見識委實不凡,是個大賢的好胚子。然而姬昌卻非姬發可比,姬發到底年輕,識見尚淺,在姬昌看來,那申公豹也僅僅是個好胚子,多有浮誇之言。不切實際。尚須進一步磨練,方能大用。而姜尚早已臻至反瑕歸真之至境,豈是區區申公豹可以比得的。
要知當世文治武功之道,多是出自胡盧一脈;旁人即使偶有所成,甚至頗有成就者,亦不過是經驗之談,難成體系,怎能與集文祖倉頡、兵祖伯鑑以及胡盧門下其他人等之大成者相比?姜尚前世雖為妖身,根基較淺,但一眾師兄弟薰陶,氣候早成,又於地府任閻君五百年,根基之渾厚並世無二,只是秉胡盧指點,處處身藏不露,為人內斂,如果不是目光老到如姬昌之輩,卻當真是難以察覺。
反觀那申公豹,由於闡教諸修盡借自居自份,又和胡盧一脈關係素來不睦,申公豹所研習的兵書戰策、文治韜略,多是來自道聽途說,豈能盡知文治武功、兵書戰陣之道的奧妙之處?因此,申公豹的就學條件,也遠不如姜尚來地廣博、系統。再加上申公豹此次約見姬發,乃是臨時抱“佛腳”,即使天賦驚人,甚至不在姜尚之下,然而初來乍到的他,在未曾經過具體實踐的情況下,又如何能與有多年從政經驗的姜尚相比?
是以,儘管申公豹極力表現,然而留給姬昌的印象,卻並不如他預想中的那般好,更稱不上完美。不過,姬昌也愛惜申公豹地潛力,亦不願當場落了闡教聖人門下申公豹的面子,傷了“年輕人”的心情,於是好言撫慰一番,拜申公豹為大夫,協助姜尚治理西歧,但心中對這兩位聖人門下的評價卻是差天共地。
文王姬昌原本尚希望申公豹能在實踐中,漸漸領悟進步,繼而有所成就。可惜申公豹自信滿滿,還道是自己初來,倘未取得姬昌的信任。即使自己的文治武功,已經讓姬昌大為動心,姬昌亦須顧惜舊人,不願令姜尚寒心;這才沒有讓自己一步登天,拜為丞相。
姜尚下山之時。曾得恩師囑咐:自身須得身藏不露。不使自身底牌盡出。尤其曾重點提到。若是闡教有人來。只管讓其三分。不必與其相爭。徒勞無益。因此。自申公豹參議政事以來。姜尚多有忍讓;申公豹自覺初來乍到。亦不願過分。以免引起西周君臣反感。然而姜尚地態度在申公豹看來。無疑是姜尚自認不如。主動讓賢。這一切也自盡入姬昌眼中。他卻已知。姜尚才華勝過那申公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