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一個更大的“利”。有的人追求名其實也是為了得利,有名往往利就跟來了。當今社會各類的知名人物都很有錢,如果說某位知名人物沒有錢的話,恐怕主要原因還是不太出名。至於古代的隱士、聖賢看起來是為名不為利,其實還是為利,只是他們心中已經用名完全取代利了。
人類的食物迴圈:
早期人以吃多為榮、以吃肉為好,主要原因當時食物很少,當然吃多為榮,肉很貴,當然吃肉為好。中國越窮的地方喝酒越厲害,有些地方酒規是單敬你酒,自己不喝。因為以前很窮,酒是糧食做的,敬酒給客人喝是尊重。可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有些地方還是逼你喝酒,這就是文化的慣性。
雲寒小時候,家裡很窮,好不容易家裡吃條魚,我吃魚身,父母吃魚頭和魚尾;長大後發現,魚身是最不好吃的,反而是魚頭和魚尾味道不錯。想想好笑,自己小時候怎麼盡把吃虧的事情往身上拉,明明自己不是孔融,怎麼幹的事情有點像孔融呢?
為了增產增收,科學技術不斷改變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優質種子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改善品種,農藥可以幫助農作物防止病蟲,化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大棚生產可以改變農作物生長季節,激素可以使農作物提前生產、變大。結果各類糧食、蔬菜產量是上去了,問題也多了。農藥殘留多,土地被過度利用,牛都已經耕不動地,蔬菜、水果的品質不斷下降。現在搞什麼無公害糧食、蔬菜,其實就是採用以前的種植方式生產糧食、蔬菜,即最初的種植方式現在變成最好的種植方式。
大規模的養豬場、養雞場的出現,導致現在各類肉食品已經是供不應求,可肉的味道卻是越來越差,原因這些動物吃的是人工生產的飼料,又被關在狹窄的圈內,不能自由活動,喪失了動物自然的本性。嚴格來說這些動物都談不上是動物了,所謂養殖場就是生化反應的發酵罐,即將飼料投進去轉換成為各類肉。
因此現在人說什麼土雞、土雞蛋、土豬等,其實就是用以前養殖方式放養的雞和豬等,只是現在真正的土雞、土豬、土魚已經太少,不過即使是假的,只要假的不狠,就是比養殖的好吃。
20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中國人多數已經不知道,他們每天吃的黃瓜、西紅柿,根本沒有自然產品所應有的清香、醇郁的口味,使用激素、抗生素生產出來的豬肉、雞肉,也沒有自然產品所特有的鮮味和富於彈性的質地。
人類食物迴圈是被迫的,即為了解決人多食物少需求矛盾,先提高產量,後追求品質。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食物迴圈現象是真實發生的。
人類的Xing愛迴圈:
早期原始社會是不存在愛情觀念的,性本能是人生理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目的是繁殖下一代,也確實沒有什麼要對性害羞的理由。因為早期Xing愛是不固定的,所以人生下來只知道母親,不能完全確定父親是誰,當然就形成了母系社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穩定的家庭觀念能更有利於下一代的生存、發展,因此開始逐步建立較穩定的男女關係,穩定的Xing愛就產生所謂忠貞不渝的愛情觀念。家庭的穩定導致父親是確定的,又由於男性比女性相對強壯,很自然社會結構由母系社會轉為父系社會。
當男性控制社會時,為了確保自己的基因能被遺傳,所以產生對女性貞節的要求。貞節要求被倫理學家進一步強化、提升,在中國就形成了三從四德、貞節牌坊等新事物,最典型的貞女是手被其他男人摸一下,都嫌棄弄髒了要砍掉,至於因被強Jian而自殺的就更多。
隨著經濟發展,男主外、女主內的局面被打破,共同就業必然帶來平等的思想,所以男女平等就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夫一妻制度已經成為世界多數國家婚姻法的基礎。
性解放是隨著女性地位不斷提高的產物,本質是將性迴歸到人最初的本能,所謂食色性也,這樣的觀念變化實際是性理解的一種迴圈。然而這樣的迴圈並沒有結束,隨著性的泛濫,各類性病也開始懲罰人類,性的放開也導致了家庭的不穩定,對孩子的成長處於不健康的狀態,因此又開始新的迴圈,強調貞節,減少性伴侶等。
未來社會,當人類可以用克隆的方式來生產孩子時,所謂愛情、性就會出現更大的迴圈變化。
人類的生活迴圈:
人類的發展就是改造自然的過程,工業化一方面是物質財富增加的過程,另一方面是自然環境被破壞的過程,世界各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有多少原始森林、溼地被破壞,多少的歷史名勝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