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逗起了小世子來,惹得眾人皆是一笑。
“銘王妃真是好生養,過門不到一年便一口氣為太后添了三個曾孫,惹得太后老人家都不知該疼哪個好了。”安王妃笑著道,眼角不經意地睃了一眼安王世子妃,又望著如怡道,一時眾人皆望向瞭如怡,瞧得她實在做不出羞赧的樣子,只得微微一笑,略低下了頭,“安王妃過譽了。”
“說來,這也是林府的老太太會教養,竟養出了這麼標緻的人兒。”皇后笑著為如怡解了圍。
“這都是太后的福氣,三位公子姑娘都爭著來當曾孫呢。”林老太太笑著道。大太太在一旁也是笑意盈盈。
“可不是,還是太后有福氣。我家的那個孫兒,莫說三個,就是一個肯給我添,我也就知足咯。”眾人聽了,見寧王太妃說這話時依舊樂天地呵呵一笑,皆心中對其有著幾分憐憫。這寧王太妃家中只得一個孫子,如今已是四十好幾的年歲,卻膝下仍無子嗣,引得寧王太妃為香火一事日日憂心。她如今雖是八十出頭,身子卻健壯得如五六十歲的人般,又因性喜熱鬧,故常出來走動。她的媳婦寧王妃反而早早地常年臥病在床,閉門不出。
“老嬸孃,”寧王太妃在輩分上長太后一輩,“我看你這心啊,可是白操了,聽說府上南世子的側妃已是有了三個月的喜了,再過幾月啊,定也能給你添上個白白胖胖的曾孫子,你呀,就等著享那天倫之樂吧。”
太后的一席話說得寧王太妃打心眼裡聽著歡喜,又樂呵呵地笑了出聲, “承太后貴言。我看這小郡王長得倒是與銘王爺幼時頗像,小郡主的面容則隨了銘王妃,這小世子,倒是不偏不倚與銘王、銘王妃二人相象。個個都長得極俊俏。怪不得人人常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寧王太妃道,聽得如怡不禁想起了前世中的生物知識,莫不是異卵受精,才會讓三個孩子長得不是一模一樣,竟是各有各的相貌?如怡本對三個孩子是否都康健憂心,然而許是她平日裡多有節制走動,三個孩子竟是生得白白胖胖,康康健健。太醫請了脈後也是說三個孩子身體無異,比一般的孩子還要來得康健。
屋裡一片其樂融融,魏國公府的老太君在一旁聽得卻好是神傷,暗悔當初大意未曾早訂了林府那門親事,這林二姑娘若做了自家的孫媳婦,如今那三個孩子喊的祖母便是自己了。瞧著上方的銘王妃,如今的她雖是剛生了孩子,卻依舊腰若細柳,風姿綽約。這樣的人兒那銘王也不知道好好待她,竟被一風塵女兒所迷,可惜了,若是做了自家孫媳,她定是不會讓自家孫兒如此欺負於她。
眾人又敘了會話,多是說些誰家的媳婦有了喜,誰家媳婦成親了幾年還未有動靜之類的話,聽得如怡暗暗搖頭。
待到銘王來報一切事宜已是準備妥當,時辰快到了時,眾人方簇擁著二後去了祠堂,眾官員在門檻外下跪給二後行了禮,小世子小郡王小郡主由各自乳母抱著先給太后銘王太妃行了禮,去了正中的屋子給老銘王上香行禮焚帛祝頌,禮樂畢後又在院子中間跪於香案前祭拜了天地。
太后接過侍女送上來的金纏絲剪子各自剪下了三人的一屢頭髮交與身邊的一名白髮老者,老者接過後將其纏上紅細繩絲,放進了早已準備好的長命鎖中,掛在了孩子各自的身上。眾人說了祝福的話。太后與銘王太妃聽了面上掛滿了笑,一時場面熱鬧。
禮畢,太后與皇后便都回了宮,其他眾人留了下來吃了酒席。酒席之後年長的幾位太妃王妃都回了府,銘王太妃也自去歇息。其餘眾人,有先家去的,有留下繼續看戲的,有推牌九的,有聊天的,有觀看的,熱鬧非常。
日落之前,送走了眾人,沉璧見王妃折騰了一日想是累了,便打了熱水擰了帕子給如怡敷臉。如怡敷著敷著竟在臥榻上沉沉地睡了。銘王回來時見了如怡的睡容,微微一笑。這女子,便是睡夢中,依舊散著怡人氣息。
年後京中出了一件驚人的事,銘王竟要納一煙花女子為側妃,傳得滿城沸沸揚揚。如怡聽了銘王所求面色冷了幾分,告知銘王,若銘王太妃答應她便應承,但要她出面去求銘王太妃,卻是沒有商量的餘地。果然,銘王太妃氣得一病不起,銘王卻執意如此。太妃一氣之下說便是不要他這個兒子也不可辱沒了家風丟了皇家的體統。京中眾人早有耳聞,言官上書今上責銘王不守禮制,堂堂王爺納一煙花女子為側妃,豈不讓鄰邦取笑,大曆朝顏面何存。今上無法,派了納言閣的歸言前來銘府代為訓斥銘王,斥其品行不端,不顧禮法,妄讀詩書,銘王卻一改往日恭誠,言辭激烈,執意不改。也有朝中官員私下裡對他道,若是立那煙花女子為滕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