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砸捶撇擊
敵右拳擊向我腹部時,我即左手刁抓敵手腕,同時右拳向下捶擊敵手臂。隨即上左腳絆住對方前腳,右拳向上、向右順敵右手臂撇捶打擊敵方頭部或胸部。要點:下砸捶應隨身體下沉而發勁,以迫使敵方重心隨之傾斜,後迅速變招順勁撇擊。還須注意對方手的逃脫的反擊。
捶肘踏壓
敵右拳向我頭部擊來,我即出左手抓其右手腕,迅速持敵手向上扭擰翻轉,使之受制被扭而轉身,以背對我。我再出右拳繞過敵手向右撇捶打擊敵方手肘或肩關節,同時再起右腳踩腿踏於其右膝窩或髖關節,配合右拳同時發勁而踏壓其關節,使敵手、肩、髖、膝受擊而跪倒。要點:動作要協調、靈敏、反應快速。
扣腕粘肘
敵持刀從後突襲並出左手抓我右肩欲行兇,我即右腳後撇,身體右轉,出左手向上折扣住敵手背,出右手從後向上托架住敵手肘,並迅速向前下方轉臂翻掌,左手抓敵腕向內壓,右手粘而壓切敵手肘,雙手同時用勁,使敵手被扭制。順勢右腳腳尖上翹,向前、向上勾絆敵前腳,使其重心失控向外跌出。要點:扣腕、拿肘、轉臂壓肘要迅速力猛。推肘絆腿重心要穩掌握好。
攔切拽帶
敵從後突襲,左手抓我後背,我迅速右腳後撤插步,身體右轉,出左手向上抓扣住敵左手背,右手握拳從敵左手下繞過,同後、向上曲臂攔切抵壓敵後肘後,使其持刀之手不能很快下刺。順勢右拳向下栽擊,身體前傾,邁步為弓步,以右手臂帶敵手。隨身體下沉並左旋,又持敵手向前下拽帶。要點:出手要迅速,進身沉勁,帶制敵方。否則行動遲緩則遭傷及。
截拿絆扣
敵上步出左直拳擊我胸,我即出右手向上攔截並抓拿敵手腕,迅速身體左轉,右腳插步敵前腳絆扣,成左弓步;身體前傾下沉,右手抓拿敵手不放,猛然隨轉體而向左下方直臂栽伸。上手下腳同時用勁,使敵受拽帶而前僕於地。要點:剛一出手抓拿,就迅速俯身擊捶,帶動敵手受制,快速沉勁。兩腳固身,擒手摔擊。
少林派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術是中華武術中的一顆璀燦明珠,它發源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並因而得名,又稱少林拳或少林功夫。少林武術起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魏年間(公元386—5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早最優秀的一項體育活動,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少林拳風格獨特、動作剛健有力、樸實無華、善長技擊,在武術界中獨樹一幟,飲譽天下,聞名於世,“拳以寺名,寺以拳顯”,為中華民族搏得了讚揚和稱頌。 少林拳少林武術歷史故事非常多。據史載和傳說,世人皆知的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秦王等;少林寺僧兵為國立功,最為人樂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術發展鼎盛時期。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應詔出征,威猛驍勇,為國捐軀。朝廷為嘉其義烈,在少林寺山門前立旗旌表,遺石尚在,塔林有銘可考。 少林拳分類
中國武術的一種流派,得名於少林寺,相傳為北魏時僧人達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時所創。少林原分五大流派,有河南(嵩山)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每派中又分許多小派和門別,派別繁多。從地域上又分為北少林和南少林兩大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 少林拳少林派拳術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樸實無華、攻防兼備,以攻擊為主。步法進退靈活,眼法講究以目視目,運氣要氣沉丹田。其動作迅速如電,轉似輪旋,站如釘立,跳似輕飛。該拳套路較短小,運動多為直線往返。動作姿勢要求頭端面正,眼注一點,兼顧上下左右。頭豎不偏,隨身變轉,開胸直腰,不松塌,裹胯合膝,微扣腳尖。肩下松,手臂擊出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以便曲防時含有攻意,直攻時含有守意。身法注重控制重心,動則輕靈,靜則沉穩。步架要求進步低,退步高,動作整體表現為全身上下內外協調一致。動作時,步催、身催、手催,以迅疾見功夫。少林拳基本功是站樁,樁有馬步樁、椅子樁、丁字樁等,同時也練視、聽、抓、拉、推、舉、踢等。身法有八要,即起、落、進、退、反、側、收、縱。要求藏而不露,內靜外猛。戰術上善於聲東擊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實退,似退而實進,虛實兼用,剛柔相濟,乘勢飛擊,出手無情,擊其要害。在動、靜、呼吸、運氣、用氣方面,如拳訣說:";拳打十分力,力從氣中出,運氣貴乎緩,用氣貴乎急,緩急神其術,盡在一呼吸。";肩與胯、肘與膝、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