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及一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著作結構摺疊編輯本段
學而第一(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
為政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主要記錄孔子談論禮樂)
里仁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
公冶長第五(主要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莫高窟出土‘論語’
述而第七(主要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主要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
子罕第九(主要記孔子言論,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鄉黨第十(主要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
先進第十一(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顏淵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
子路第十三(主要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
憲問第十四(主要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衛靈公第十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時的關於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
季氏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陽貨第十七(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禮樂治國之道)
微子第十八(主要記錄古代聖賢事蹟,以及孔子眾人周遊列國中的言行,也記錄了周遊途中世人對於亂世的看法)
子張第十九(主要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討求學為道的言論,弟子們對於孔子的敬仰讚頌)
堯曰第二十(主要記錄古代聖賢的言論和孔子對於為政的論述)
流傳版本摺疊編輯本段
朱熹《四書集註》。《論語》自戰國前期成書問世以後,因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政策,幾乎慘遭滅頂之災。到漢初,朝廷明令“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有些冒著生命危險收藏下書籍的人,紛紛向朝廷“獻書”,因口口相傳再手抄筆錄輾轉反覆,字句往往有所差異。今日所讀之本經歷了兩次大改造,一個是西漢末年,漢成帝帝師張禹以《魯論》為主,結合《齊論》編定的《張侯論》,有21篇;西元二世紀中期,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根據不同版本進行點校,定下《論語》今本,並結集了兩漢間對《論語》的不同解釋。(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502 論語 2
不到一百年後,何晏把鄭玄本及其反對派的觀點編成了《論語集解》。何晏之後,南北朝時代,皇侃受佛教的影響,編成《論語義疏》。西元八至九世紀,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對鄭玄、何晏所編之本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