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割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球員一旦上了聯盟黑名單,很難翻身。
格倫-羅賓遜曝光率奇低,這次雄鹿戰績出色,作為球隊老大的他再不入選說不過去,才混上個替補。
雷吉-米勒則是最欠揍的球星,著名垃圾話大王。不同的是,很多垃圾話高手是諷刺為主,米勒說的就是髒話,經常罵罵咧咧一整場。
好聽點的說法,米勒是赫赫有名的“大嘴”,口無遮攔,與裁判、球員、球隊高層都有過口角,無處不在的粗口使他成為球迷心中的“全民公敵”。
不好聽的說法,這就是個“賤貨”,喬丹、科比揍他的時候,輿論都是一邊倒,大部分球迷喜聞樂見,大快人心。
當然,臭名也是名,米勒被全世界球迷熟知就靠這個。要是靠實力的話,那完了。
斯特恩想讓nba更賺錢,首先要提高的球員素質,他特別討厭米勒這種大嘴和球場暴力的刺頭。
換人後,東部隊用犀利的進攻壓制了對手。
西部派上佩頓、邁克爾-芬利、拉希德-華萊士、克里斯-韋伯、大衛-羅賓遜,又是三個大個子一起在場,完全沒法和相比。
加內特是可以打小前鋒的,拉希德和韋伯誰能打小前鋒?
場下還坐著斯托克頓和馬龍兩名老將,沒有搖擺人。斯托克頓場均打30分鐘,以12分8助攻的普通資料入選,靠的只是昔日的名氣。
東部陣型拉開,“海軍上將”羅賓遜就得防出去。
年輕的時候,羅賓遜被稱為nba速度最快的中鋒,7尺喬丹。96-97賽季重傷報銷後,他的身體素質就開始大幅下滑,事到如今,他只適合防內線了。
在馬刺的時候羅賓遜都不負責主防擋拆,到明星賽上又怎會拼命?他防守不積極,場上就會出現明顯的空當,雷阿倫接球出手,連中兩個三分。
麥迪送出兩個助攻後,中路面對佩頓忽然幹拔三分,球空心入網。“手套”名氣再大,也只是193cm的控球后衛,蓋不到麥迪。
西部的進攻也受阻,佩頓兩次擋拆後的急停跳投不進,傳拉希德單挑麥迪上籃也偏出,猛龍保護籃板球後就落陣地戰。
沒有超級後衛輸送炮彈,打快攻難保證效率,更沒法完全發揮瓊斯、雷阿倫的特長。所以楊瑞安排的就是讓麥迪控球,把節奏慢下來。
205cm的麥迪打控衛,想過掉小個子困難,想快也快不起來。他是靠身體和球場寬度運球到前場,靠身高優勢組織。
雷阿倫接球后吸引拉希德換防,球傳給空切的小奧尼爾。小奧尼爾拿球大跨步轉身到了籃下,隔著芬利單手暴扣,霸氣了一回!
如果是常規賽,這時就得叫暫停了,但西部主帥是“禪師”傑克遜,別說明星賽,就是常規賽他也很少叫暫停,在場邊閉目養神呢。
防守強度一般的前提下,教練稍微認真,可以左右整個戰局。
東部隊的戰術更合理,首節41比30領先。
第二節打了幾分鐘,雙方又換人,所有球員都出場了。
西部上了斯托克頓和馬龍組合,另外三人鄧肯、加內特、基德。
傑克遜的私心挺明顯,控制湖人“ok組合”的出場時間,讓他們在有限時間裡打出精彩表現就行了,狠用西部競爭對手的球星。
現在他更在乎常規賽戰績,追趕猛龍很困難,保住西部第一是必須的,這樣他們在季後賽有優勢,更容易突圍。
東部派上了艾弗森、雷吉-米勒、卡特、格倫-羅賓遜、穆託姆博。
陣地戰艾弗森負責持球主攻,另外三人拉開,穆託姆博負責側面掩護,幫外線創造三分機會。一旦對手投籃不中,東部搶下籃板球就反擊。
卡特也發威了,跑位接球投中兩個三分,並在反擊時甩開馬龍上籃得分。
分差拉大到18分,見場上形勢不妙,傑克遜也坐不住了,換上科比,換下只打了3分鐘的馬龍。
在防守時,馬龍對位卡特,速度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卡特一跑位很容易擺脫,穆託姆博還出去給他掩護。
雷吉米勒的三分比卡特更準,但他這個人拽到沒朋友,穆託姆博看見他就煩,就算楊瑞不特意安排,也不會主動給米勒掩護。
穆託姆博掩護完空切和衝搶前場籃板也很積極,上演了一次扣籃。
科比上場後,西部進攻流暢了許多,加上鄧肯、加內特個人能力出眾,追回了一些分數。
不過明星眾多,不可能只讓幾個球星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