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割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休息一天,猛龍主場再戰凱爾特人,118比94大勝。
卡特防最簡單的對手,精力放在進攻端,出場34分鐘,20投11中,三分球7中4,罰球6中4,砍下30分7籃板7助攻。
皮爾斯在克里斯蒂、麥迪兩人重點照顧下迷失了,13中3,三分球5投全失,加上罰球只得了11分。
讓綠軍鬱悶的還有老將霍納塞克,進入垃圾時間早,他獲得了很多出場時間,夢迴巔峰。
他打了29分鐘,6投6中,三分球4中4,罰球2中2,拿下18分4助攻。
賽後楊瑞接受採訪,再次重申了目標:“這個賽季,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總冠軍!我們頂得住壓力!”
媒體更關心卡特,最近他的資料開始提升了。
楊瑞改變戰術起了作用,卡特球權佔有率提升,單挑增多。這不會影響到球隊整體,還能為季後賽熱身。
上賽季新人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季後賽球星單打的重要性。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隊裡進攻能力最強的球員,會成為球隊的核心。當然有例外,只不過很少。
NbA控衛核心很難奪冠,就因為這意味著,隊裡沒有任何一個球員的攻擊力高於這個控衛,球隊的得分任務,包括配合被防住後的強攻任務,很多都要交給這個控衛完成。
這個年代,明星控衛的得分能力相較其他位置的球員,總體上講是弱勢的。球隊在維持進攻火力方面相對不足,當然在高強度防守的季後賽裡不易奪冠。
猛龍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的主要得分手是兩個搖擺人。?
媒體報道比賽,多倫多日報稱:“卡特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扣將,他每晚能用不同的方式統治比賽,傳球,突破,得分,籃板,他無所謂不能。”
洛杉磯時報表示:“如果看個人能力,卡特絕對不遜喬丹,突破能力差一些,但他的三分球比喬丹更準,效率很高。最重要的是,他還年輕。”
奧克蘭體育臺特意做了一期節目,拿卡特和勇士球星賈米森做了一番比較,資料顯示,卡特除了搶籃板球外,各方面完勝賈米森。
主持人調侃:“錯過卡特的感覺實在是糟透了,管理層應該集體辭職!”
98屆選秀前三名評價比卡特高得多,管理層不可能因為卡特放棄評價更好的人,所以,其實只有勇士管理層是瞎了眼。
網上討論更熱烈,甚至有卡特的腦殘球迷認為,他已經超越喬丹了。
“喬丹打不出這種資料,他的遠投太差了,唯一三分命中率高的兩個賽季,是三分線縮短的賽季,聯盟特意為他修改規則,他就是被捧起來的。”
“卡特未來絕對能打破喬丹單場最高得分紀錄,如果他少傳球,多投籃的話,這場應該就能砍下70+。”
“半人半神的外號是不是該改一下了?聯盟裡還有比卡特更神的球員嗎?”
當然,更多球迷清楚卡特遠遜喬丹,比較是要看榮譽的。
喬丹有十個得分王,五枚冠軍戒指,個人榮譽不計其數。卡特目前就只有一個最佳新秀,一次最佳一陣。
楊瑞沒事就喜歡瀏覽臉書網站的NbA版塊,看粉絲回帖新聞,互相攻擊,挺有趣。噴子並非天朝特有產物,在美國照樣有很多球迷互相看不順眼。
最搞笑的是“遠古吹”,有人列舉了張伯倫的三雙資料,稱張伯倫那場砍下53分32板14助攻,卡特和喬丹都是捧出來的球星,和大帥比起來差遠了。
更誇張的是下面的回帖,有人補充說那場比賽其實大帥還有11搶斷和24蓋帽,是歷史唯一一場五雙。可惜那時候沒有蓋帽、搶斷資料統計,所以沒能留下記錄。
包括張伯倫100分那場也沒有錄影,那時NbA就是個不入流的小聯盟,沒有電臺直播比賽。不過沒關係,反正遠古吹們相信張伯倫、大o、拉塞爾等人就是牛b,因為有資料佐證啊。
網路是個好東西,哪怕不懂球的人只要會上網,就可以從科普中發現一些事實真相。
11搶斷24蓋帽算30個回合的話,再加上32籃板,張伯倫的對手起碼有一大半進攻投籃打鐵了。張伯倫的隊友們如果再搶幾個籃板球,或者有搶斷的話,對手估計整場都在失誤和打鐵。而當時沒有三分球,那對手最終得分大概不會超過20分。
張伯倫還有14次助攻,這證明他的隊友們得分不少,考慮到他是中鋒,後衛肯定也會送出助攻,畢竟他所在的76人那時是公認的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