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容融合佛、道、儒三家思想,以唐朝玄奘至天竺取經的史實加以想象而寫成。明朝中葉成書以來,由於說唱藝術興盛,《西遊記》成為說書人發揮的話本題材。以通俗文學的角度觀之,此書內容幽默風趣、取材豐富,因而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容易為一般大眾所接受,書中的角色盡成家喻戶曉的人物,如唐僧、悟空、沙悟淨、豬八戒、牛魔王、蜘蛛精等。《西遊記》是以唐代的《大唐西域記》為基礎所撰寫的小說。話說唐太宗貞觀三年,距今一千三百七十五年前,玄奘大師立誓發願至西方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餘國,前往天竺取回佛經六百多部。返回長安後,玄奘口述其所見所聞,由門徒編輯成書,這就是《大唐西域記》的由來。
【玄奘】
玄奘為唐朝著名的佛教大師,漢傳佛經的譯者,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以西域取經傳遞佛法著稱,回國後在唐太宗支援下,於長安成立翻譯院。由其口述、門人集結而成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因為當時缺乏印度相關歷史紀錄,這本珍貴的遊記便成了研究印度不可缺少的文獻。玄奘也是明代小說《西遊記》唐三藏這個角色的主要參考人物。因玄奘對佛教的貢獻極大,千年來受到佛教界極大的尊崇,世人均尊稱三藏法師。三藏法師為佛教中的一種敬稱,指對經、律、論三藏都相當通達熟悉的法師。臺灣新竹地區的玄奘大學更以玄奘為名。
【天竺】
天竺是中國古代對印度的稱謂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印度最早出現在《史記》裡,當時稱印度為“身毒”,唐代以來統稱天竺,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才正名為印度。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也是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人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並有許多發明,例如阿拉伯數字。近代印度陷於政治動盪,一九四七年獲得獨立,但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社會中曾經存在過嚴格的階級制度,即“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個階級。除此之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階不屬於這四種種姓階級的賤民。當時種姓間不得互動通婚,違者處罰相當嚴重,甚至可能處死。儘管如今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因“種姓制度”千年來根植於印度教的信仰中,除非拋棄信仰,否則低階種姓終其一生都受其教義的束縛。
【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公元599-649年)為唐朝第二任皇帝,為政期間勵精圖治、注重法治,而且虛心納諫,善用房玄齡、魏徵等賢臣,在國內厲行節約,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在位期間經濟發展、政治清明、開疆闊土。唐太宗被突厥各部尊為“天可汗”,他治理下的中國出現空前繁榮的昇平景象,這段大唐盛世,史稱“貞觀之治”。唐太宗的嬪妃中最著名的當屬中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雖說唐太宗是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之一,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為大唐盛世奠下基礎,但其皇位取得卻頗富爭議:公元六二六年,李世民在長安玄武門發動著名的“玄武門兵變”,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爾後李淵讓位,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為貞觀。
18。祥龍十八掌
慾望它正在分贓 我用亢龍有悔闖
闖過了人性的貪 你我龍戰於野一場
飛龍在天隱藏 我的忐忑不安被染黃
面對赤裸的謊 堅持潛龍勿用不慌張
頹廢它一路沮喪 我用神龍擺尾轉彎
轉了幾道彎開始療傷 見龍在田我難堪
時乘六龍偽裝 七情六慾全走樣
雙龍取水取月光 我ㄧ口飲盡了一夜的風霜
我用祥龍十八掌 負面的情緒全部都無法擋
要怎麼清除耳朵 聽到的那些醜陋
合掌念大悲咒 我練神還虛被外界反駁
氣沉丹田的我 把懦弱燒練成了爐火
一掌劈開憂愁 在我面前倒下的是一堆藉口
我弓起馬步舉起了拳頭 給回一個正面的溫柔
尋找世間的活佛 我將悲傷上了鎖
看章回小說 學江湖灑脫 尋找世間的活佛
煩惱剩下一碗多 快樂就唱歌 從來不囉唆
Rap
亢龍有悔 龍戰於野 飛龍在天 潛龍勿用
神龍擺尾 見龍在田 時乘六龍 雙龍取水
看我祥龍 用十八掌 打倒煩惱 攻下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