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面寒蛩,鳴聲不絕。
道人靜立片刻,騰身依舊化作流星一道,徐徐劃過長空,落下東海去了。
數日之後,侯君集徵西而回,獻胡女一名,慣彈琵琶,善歌能舞,李世民在兩儀殿聽她彈奏,驚為天籟,自此宮中游宴,琵琶女長隨左右,十分受世民親信。
承乾自那日得了稱心,幾乎日夜都在一起,漸漸便不常到玄奘處聽經,卻喜歡上了胡風胡食,常作胡語、著胡服,又漫遊於市井,交結胡人俠客紇幹承基,在宮中作胡人營帳而戲,只是此時還知節制,見大臣則正襟危坐,高談節義,眾人因此也不太在意他,以為只是少年好奇心性而已。
太上皇帝李淵在十一月得了風疾,行動艱難,御史大夫馬週上書責皇帝不孝,大安宮規模狹小,卑陋低溼,不利上皇病體,李世民被他一通搶白,十分羞惱,卻也無辭以對。貞觀十年春,遂下旨於太極宮之東北,龍首原高阜之上營建永安宮,宮室未成,李淵已於貞觀十年八月崩於大安宮垂拱殿,年七十歲。
天下十道四百州,各處道觀寺院哀鐘響動,李世民遣哀使告於魏國,兩國兵戈暫息。
玄都觀、興善寺兩處乃天下道觀、佛寺之首,大設道場,鐘聲日夜不停,名僧名道以玄奘、岐暉,各披法衣,誦經持咒,種種儀軌,為上皇追薦冥福。
八月二十五日,大行太上皇帝靈駕於垂拱殿發引,出長安金光門,葬於三原縣獻陵。淮安王李神通已先李淵而逝,有旨遷其遺骨,以為獻陵陪葬。
靈駕浩大,儀衛擁護,蔚為壯觀,有六紼牽引太上皇柩車,每紼各長三十丈,圍七寸,各有執紼挽士虎賁千餘人;另有挽郎二百人,左右配輓歌二部各六十四人。李世民與諸王諸子百官隨後緩行相隨。
葬儀已畢,觀葬人群中的玄奘六個月來第一次見到了承乾。他遠遠地看著承乾,沙竭羅的神氣似乎與從前不同了,不再像以前那麼溫厚,眉間隱隱多了一絲戾氣。玄奘皺了皺眉頭,定念諦觀,見承乾額上彷彿有一縷淡黑色的火焰在跳動飛揚,身後更有一個巨大而獰惡的陰影張臂向天,似在發出聲聲厲吼。
啊!玄奘大吃一驚,低呼一聲,凝神再看,那巨大的魔影與額上的黑火一起,像太陽下的薄冰一樣消散無蹤了。
“師父!”承乾也看見了玄奘,在馬上向他點首示意,卻不曾停留,徑直從他面前過去了。
玄奘帶著僧人們,慢慢向弘福寺方向走回,心中十分憂慮,剛才那黑火魔影雖只是一閃,但他深信自己不會看錯。他雖已有半年未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