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寶樹婆娑,有一道人,青簪挽髻,瞿然清瘦,手執一根樹枝,立於水邊,翹首而盼。
悟空湧身入鏡,飛渡滔滔弱水,拜於道人足下:“老師父,一向不見,法體安好?”
道人將手摩悟空之頂,笑道:“好,好,好。你如今四大俱全,解悟空際,已非當年心性,好,好。雖然如此,你聽我言來:
“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
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地火水風,四大總依空住,我相渺渺,人相莽莽,何處可得?只是空非究竟,幻出種種,還當以心攝之,心不一定,亦非究竟,還當以十力破之。
“何等是心?若貪慾耶?若瞋恚耶?若愚痴耶?若過去、未來、現在耶?若心過去,即是盡滅,若心未來,未生未至,若心現在,則無有住。是心非內、非外,亦非中間。是心無色,無形無對,無識無知,無住無處。但以顛倒想故,心生諸法種種差別。是心如幻,以憶想分別故,起種種業,受種種身。
“心去如風,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滅不住故;心如燈焰,眾緣有故;是心如電,念念滅故;心如虛空,客塵汙故;心如獼猴,貪六慾故;心如畫師,能起種種業因緣故;心不一定,隨逐種種諸煩惱故;心如大王,一切諸法增上主故;心常獨行,無二無伴,無有二心能一時故;心如怨家,能與一切諸苦惱故;心如狂象,蹈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心如吞鉤,苦中生樂想故;是心如夢,於無我中生我想故;心如蒼蠅,於不淨中起淨想故;心如惡賊,能與種種考掠苦故;心如惡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貪恚所壞故;心如盜賊,劫一切善根故;心常貪色,如蛾投火;心常貪聲,如軍久行樂勝鼓音;心常貪香,如豬喜樂不淨中臥;心常貪味,如小女人樂著美食;心常貪觸,如蠅著油。
“如是悟空!求是心相而不可得,若不可得,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在,則出三世。……”
道院之外,清歌凜冽,月華如水,“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山溪潺潺,遠近朦朧,山河四面,如在夢幻。
這一輪明月,冰為魄兮霜為神,四海皆同,照在橋山,只見得滔滔沮水,無盡無休,徹夜東行,熬盡人間萬古。
詩曰:
軒轅何事厭塵寰?自昔乘龍去未還。
萬國有臣空戀慕,九重無路許追攀。
爭知仙駕遊何處,猶說衣冠葬此山。
終古風雲勞擁護,神光嘗射鬥牛間。
少年乘白牛,住虛空,垂頭而嘆:
“軒轅壓代千萬秋,綠波浩蕩東西流。
今來古往無不死,獨有天地長悠悠。
我乘驛騎到中部,右聞此地為渠搜。
誰言衣冠葬其下?不見弓劍何人收?
衰喧叫笑牧童戲,陰天月落孤狸遊。
卻思皇墳立人極,車輪馬跡無不周。
襄城迷路問童子,帝鄉歸去無人留。
崆峒求道失遺蹟,荊山鑄鼎餘荒邱。
君不見黃龍飛去山下路,斷髯成草風颼颼。”
“萬劫千生,如同一夢。軒轅,我來取你的劍了。”少年輕輕道,將手往軒轅陵一指。
便有青雷震震,大火紛燃,無量光明自軒轅墳中噴薄而出,燦然金色光暈如柱,光柱上立著一尊菩薩,作青面骷髏鬼母之形,全身白金色,身著純白天衣,頭冠寶珠瓔珞,二臂持青色利刃,一臂執軒轅劍,一臂掐降魔印,九名鬼神童子跳騰擁護,正是訶利帝母。
“魔頭,我歷二千五百年艱辛,方才復聚文命神魂,使他再世為人,本可安享尊榮,卻被你這魔頭據而化之,拋家別國,浪跡天涯。我與你不共戴天,此劍怎能與你!”訶利帝母將軒轅劍緊緊攥在手中,厲聲說道,眼中蒼白火焰洶洶,溢位三四尺遠,長髮如赤焰般在空中跳躍飛舞,足見心中之憤恨。
訶利帝母者,即當年之女嬌也。
“女嬌,你錯了。”蚩尤悠悠道,訶利帝母寒霜遍體,旋流無止,並不答言。
“文命起殺念,怨念,恨念,悔念,惡念時,便是蚩尤,蚩尤作善念,慈念,悲念,仁念時,便是文命。文命蚩尤,神魂糾結,早成一體,如何分得出彼此?”蚩尤手撫牛頭,慢慢說道,“你將此劍與我,我不傷你。”
二千五百年前,禹王獲罪於天,為帝俊、天后所殺,一縷殘魂遁入軒轅劍,女嬌歷千辛萬苦,以心血灌飼,又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