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琳琅含羞一笑,低下了頭。
鴛鴦和紫鵑玉釧兒陪著,唧唧呱呱說了好些話。
正鬧著,忽聽人道:“姑爺來了,姑爺來迎親了!”
蔣家大門立時閉上,一干看熱鬧的鄉鄰都笑道:“不給開門,等他們三催四請再開。”
楊海今日穿著六品官袍,才下了高頭大馬,走到門前,一連三四次起了三四次催妝曲,門才開了一道縫兒,有人將手往外一伸,姜雲立即機靈地遞上開門封兒。
裡頭又有人道:“催妝禮呢?”
忙有人捧上昨日已送到楊家的鳳冠霞帔、鏡匣、脂粉等物,楊海從懷裡取出一股金簪,放在上頭,送到裡面,過了半日,方有人開了門。
那股金簪,在送到琳琅屋裡時,卻恰與那日楊海所贈之金簪合二為一,乃是一枝金釵。
作者有話要說:蔣家有良田三百畝,一年淨收入有六百兩,兩年有上千銀子,真心不誇張。
古代送嫁妝是要曬嫁妝炫耀的,必須的古代嫁妝裡有壽衣棺材這一項,表明嫁到夫家過到老死,當然有能力會備壽衣棺材,沒能力就沒有。
不抽了我電腦熱得一個勁地自動關機中。
晚上更新一個是七點,隔開一個是九點,分開更,上上章忘記寫九點了。
050章:
早在催妝前,便有王老太太親自持鏡照轎。催妝後,看到這和鳳冠霞帔一起遞進來的金釵,鴛鴦端詳了好一會,方笑道:“怪道給開了門兒,原來是一對兒!”
笑得紫鵑和玉釧兒前仰後合,道:“偏就你個促狹嘴!”忙在許氏提醒下給琳琅更衣梳妝,許氏給琳琅梳了頭,戴上鳳冠,穿上霞帔,蹬上紅繡鞋,又將那金釵斜插於鳳冠之上,越發顯得鮮豔嫵媚,風流嫋娜,最後罩上紅面巾。
門外又催了一回,蔣玉菡才進來。
兩人雖無父母,但姐弟別過,亦是格外心酸,不禁落下淚來。
眾人勸慰了好一會,琳琅方伏在蔣玉菡背上,想當初見到蔣玉菡時,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如今竟也將將成丁了,只是自己嫁出去後,他又如何脫籍從良?不容她多想,進轎剛剛坐定後,便有八個轎伕齊齊上來討要吉利錢。
若是尋常人家不過包上幾十個錢便已經極好了,但蔣家不缺錢,蔣玉菡隨手從荷包裡掏出八個小巧細緻的銀錁子一人一個,喜得八個轎伕連連道謝後,才肯起轎。
且不必說這出閣有多少繁瑣難盡之言,琳琅坐在轎內亦是心兒忽上忽下。
蔣玉菡送轎至中途點了香方回。
琳琅在轎內柔腸百轉,楊海在馬上卻是意氣風發。
待將花轎迎進門,炮仗聲起,嚇了琳琅一跳,只覺得微微一頓,轎子已經停了,轎門亦被卸下,她面上覆著紅面巾,只覺得一隻小手拽了拽衣袖三下,她頓時想起王老太太囑咐的各種規矩,忙慢慢下了轎,嫋嫋婷婷,如嫩柳嬌花。
這一下轎,立時驚歎聲四起,無不讚嘆地道:“瞧這才是正經的鳳冠霞帔呢!繡得精緻!”
琳琅腳下不停,跨過木質馬鞍子,走在紅氈子上,扶著喜娘的手立於喜堂右側。
男左女右,楊海與她並肩而立。
有一位年紀極老的老人唱禮,道:“行禮,奏樂!”
這話音一落,琳琅只覺得有人跪在香案前,自己與楊海也跪了下去,拈了香,連上三香,並三叩首,接下去她只知道起起跪跪,升升拜拜,方有年輕小哥兒念起祝章來,琳琅心裡數了數,總共是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接下來那老人道:“拜高堂,早生稚子慰萱堂!”
楊奶奶身穿一件絳色長襖,端坐在上首,花白的鬢邊簪著一朵大紅絨花,越發顯得面色紅潤,眉眼慈祥,笑著受了禮,喜得合不攏嘴。
夫妻交拜後,禮畢,方被送入洞房。
楊海拿著紅綠綢帶繡球引著琳琅進了洞房,琳琅腳踩麻袋,踩過一隻,便有喜娘拿起來遞給前面接著鋪在道上,直到房中。琳琅後來才知,這是傳宗接代的意思。
新房裡貼紅掛彩,一水兒紅木傢俱分外敞亮,洋溢著濃濃的喜氣,拔步床在屋裡最是搶眼,兩人亦分男左女右坐床,一個福壽雙全的老太太拿著撐杆輕輕在琳琅頭上叩了一下,然後挑去紅面巾,笑道:“從此以後,海哥兒和海哥兒媳婦稱心如意。”
楊海看著妻子的臉,不覺喜意洋溢於胸臆之間,竟不知如何表達。
房內本就許多村婦村姑來看熱鬧,待那紅面巾一去,被那皎潔清麗的面龐驚得一怔,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