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外蒙諸部已被西大陸強大的國家所滲透。
一旦他們都被籠絡住,鎮守山海關的楊總兵壓力劇增,剛剛平靜下來的西北,暢通的絲綢之路又會重新陷入戰火,那時可再沒有沐少將軍死戰了。
尤其是西大陸的皇帝也是一個雄主,向東擴張的意圖甚是明顯,即便他們隔著外蒙,依然有可能短兵相見。
從瓦剌聖女的話中可以得到一些訊息,西大陸那邊的槍火和火炮怕是優於帝國,沒有英明不畏死的將領,在武器上亦無法抗衡,中原帝國豈不是任由那些外人欺辱凌虐?
越是繁華富饒的地方越是被野蠻人垂涎,若是沒有自保的武力,如今的繁華盛世就如同脆弱的水晶,經不起摔打。
諸葛松掩飾住自己的憂心,期盼他追隨的少年能帶來希望,更盼著安樂郡主如同少年所說無敵於天下!
給瓦剌聖女,甚至左右搖擺的外蒙諸部十足的震懾。
也虧著有皇上在,眼下局面不算太糟。
皇上沒有似太后娘娘拒絕一切新鮮的東西,在千難萬難的狀況下設立天工坊,如今皇上臨朝主政,必然會比相對保守求穩的太后娘娘更有魄力。
諸葛家也曾在先帝末年顯赫一時,隨著先帝過世,他父親惹惱太后娘娘,官職一降再降,最後貶謫出中樞,諸葛一族落寞下去。
他曾聽父親提過當今聖上登基前後的內幕,父親一直不看好當今皇上,在藩王蠢蠢欲動,蠻族叩邊時,初登帝位的皇上慌亂而焦躁,甚至有驚人的投降的言論。
多虧承平郡王和太后娘娘穩住當時的局面,這也是太后娘娘能攝政十幾年的原因,當時懦弱平庸,又暴躁偏激的皇上著實很讓朝臣失望。
在帝權和後權上,朝臣大多選擇了太后娘娘。
畢竟當時怎麼看太后娘娘都是穩定帝國的不二人選。
十幾年過去了,太后娘娘變了,皇上也變了,在帝后衝突時,以承平郡王代表的朝臣這一次站在帝王這邊,捨棄他們口中曾經英明睿智的太后娘娘。
諸葛松見過皇上,也曾聽過皇上闡述過治國理念,皇上已經同他父親口中的帝王沒一點相似之處。
十幾年看似很長,卻能對一個人改變如此之大?
是開國太祖點醒了皇上?
諸葛松最怕得是在太平時候,皇上英明神武,但在危機關頭,皇上又成了初登帝位莽撞無知的帝王。
那對帝國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
諸葛松打發走同僚,提筆給三公子寫秘信,擔憂漸漸在眉間散去,不是還有他敬佩並效忠的少年嗎?
少年的性情一如初見時穩定,內斂且狠決。
做大事的人最不能心軟,被情所困。住
既然三公子特意在瓦剌聖女面前幾次三番提起安樂郡主,想來三公子篤定瓦剌聖女不如郡主。
他應該相信三公子的眼光和判斷!
因為三公子從未出過錯。
******
夜幕深沉,京城陷入一片寂靜,然而勳貴重臣的豪門大宅中大多燈火通明,但凡有女兒要參加女學考試的人家,父母長輩沒有一個能睡得安穩的。
女學考試就是一個衡量名門望族底蘊的標杆,起碼是標杆之一。
他們自誇自己女兒賢良淑德,品行嘉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若是女兒表現不夠好,丟得是家族的面子。
以後說婆家聯姻會被人輕視,進而有可能連累尚未長成或是已經出嫁的女兒身上。
如今太子,齊王,趙王共同參政,齊頭並進,雖然太子佔了優勢,但其他兩位並非完全沒後機會。
最重要是除了太子有尚未過門的太子妃外,齊王趙王尚娶妻,也不曾納側妃,女學考試就是有心飛上枝頭的女孩子展現才華的最好機會。
所以朝臣們頗有默契向長公主實壓,分走安樂郡主的風頭,安樂郡主已經有三公子了,本也不該再同待字閨中的女孩子爭表現機會。
三公子在有些人眼中是最為搶手的,容貌最好,彬彬有禮又溫柔多情,比皇子王爺更吸引人。
偏偏三公子被安樂郡主佔據,不少閨秀憋著勁想在文比上同安樂郡主一較高下,讓三公子看明白,安樂郡主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有多少人喜歡?又有多少人恨我?”
慕反問胖丫,純澈的眸子深邃明亮,“要做就做帝國的英雄,脂粉女孩子中的魁首……我還真沒稀罕過。”
ps月底求月票。
第